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89|回复: 0

[问题求助] 从宏观视角看香港歌坛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4-2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香港歌坛有其自身的特色,尤其是歌词,明显不同于大陆和台湾: l) M) H2 l1 c2 `) Z# `+ k
  但毕竟地小人少,虽说有过一些出色的音乐和音乐人(许冠杰、黄霑、顾嘉辉),但要说香港歌坛能和大陆或者台湾平起平坐,那远远不符合实际2 v' Y) p* \2 Q/ t
  首先需要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是,香港歌坛的兴衰,是一个更加宏大背景下的局部(行业的,地域的)反应,如果只是着眼于不同时期其代表人物的水平高低,那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尤其是香港弹丸之地,受外界影响之大,是远不同于大陆的
4 \' L% c$ x# j7 y1 l  # V& l: ^+ i1 b( _9 v
  略微理一下香港歌坛的“兴衰”:1 m& J# |6 A* |2 @
  1,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大陆一穷二白,精神贫瘠,只知道干嚎,几乎不知道流行音乐为何物。这个时候,大陆(主要是距香港最近的广东地区)对那一代的香港歌坛代表人物谭张梅等人怀着强烈的好奇和兴趣。但凡那个时候听香港歌曲的歌迷,一般都不会挑剔。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刚起步,大陆的经济水平和开发程度还很不足,所以这一代香港歌手影响在大陆不算太大。0 _7 t* \7 F3 _' U" {4 s
  2,90年代,四大天王时期。大陆的经济水平和开放程度上了一个台阶,在歌坛也已经发展出一批不错的歌手。遵循大陆改革以后精神文明发展长期滞后于物质文明,歌坛的发展还比不上大陆经济的发展。由于大陆进一步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使得香港歌坛影响力之大空前绝后,同时由于大陆本身发展出一批高水平有思想的歌手,这个时候的香港歌手虽然也赢得相当一批粉丝,但瞧不上他们的也很多4 W- u* [- g+ w5 i# H
  3,21世纪,大陆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更高于90年代,人们可以比较自由的听到欧美歌曲,同时,尽管大陆依然处于精神文明滞后物质文明的状态,但香港歌坛的弊端更加明显:地小人少,革新动能和创作能力严重不足,使得其发展更滞后于大陆歌坛。不是新时代的香港歌手如陈奕迅他们不行了,而是因为大陆发展起来了& q. `" {  s7 W3 V0 t. _
  ! B8 W2 ^7 q/ F
  香港的音乐人很好的抓住了历史给他们的机遇:大陆和台湾分别进行的改革。在两岸改革的初期,尤其是大陆,文化艺术(包括音乐)约等于0,而一直享有自由空气和良好流行音乐传承的香港,以其音乐影视等文化产品入侵两岸,就顺理成章了  ^, W8 r+ I. P
  香港歌坛能风靡大陆和台湾,也得益于其“新”,但这个新,不是它本身的革新能力,而是大陆台湾几十年的“改造”和封闭,三地隔绝发展之后的迥然不同,对于两岸百姓来说就是一种“新”。2 m! @( x& z: ~* _0 I& k
  与此同时,欧美歌曲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难以想象——一时之间,自身无能,欧美太远,香港恰好
* D3 o+ Q2 _$ X5 Y    Y# g) r" j7 N+ q: C* ]/ O& a
  之后,一方面大陆自身发展,另一方面香港乐坛缺乏足够的音乐人去做各种新的尝试,革新能力不足。从50年代到70年代,香港歌曲几乎一直停留在老上海流落香港的遗民做出的音乐格局里,几十年变化不大,只有许冠杰把粤语歌词提升到了国语歌词的地位算是一件大事,但就音乐本身而言格局没有变化。四大天王时期,倒是受大陆和台湾崛起的影响,香港做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而更“白”的音乐,尽管这种变化也只能说跨出了一小步,再往后到现在,又几乎停滞- y" n" w% n) I" G* Z
  ( m1 |  k; c5 j* A  C
  由此可见,香港歌坛地位和影响力的变迁,是在宏大背景下的客观必然,和音乐人、歌手本身的能力关系不大。把谭咏麟和张学友掉个,把张国荣和陈奕迅换位,把刘德华陈奕迅梅艳芳郑秀文打乱重排,差不多也还是这个样子
4 k/ C' T0 N: v; m% e  
$ u) _; S. `9 q  M( _  
3 E/ ]! [7 a( M* C香港乐坛“衰落”的原因(ZT)- }( C) B5 M5 @) A5 _1 l
  
8 F& R7 c5 [  _) h7 w! ]  
: g* b& f6 G. A* `( H' w' e    说衰落,是很多人一种怅惘心态的外露,其实,说“回归”更合适。弹丸之地,在90年代的影响可以说大得畸形,与其水平殊不相符。比起感叹香港乐坛当今的“衰落”,其实更应该感叹当年的繁荣+ c% V1 ~9 u, W; H5 Z1 ?/ C; W
    8 b) j2 R9 s' a; R( W% G' Y5 ?4 u
    我本来以为,改革开放30年了(台湾也开放了几十年了),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香港地位的相对下降是很自然的事,这是很简单浅显的道理,但没想到很多人就是想不通,哀叹复哀叹。" }1 t# ?- Z# w! t8 ?$ Y- v$ I
    
. P& Q$ J$ \5 _& `    黄霑的博士论文一语中的:“香港流行音乐能在海峡两岸畅销,最大原因拜香港的自由之赐。80年代之前,香港是两岸三地最开放的,台湾不及,中国内陆更不及。然后随着台湾开放,大陆开放,三地自由差距,越来越少,香港歌曲的吃香程度便相应减少”. `- {! X: S+ l2 j, g4 h. L
    
8 V3 ]; G8 p( s% [/ C- F    并非陈奕迅不如张学友,容祖儿也不差林忆莲多少,只是大势所趋。想想当年港乐繁荣时的背景就知道,那只能是一个极其特殊年代的现象,当时的大陆简直是百废待兴,国门打开,猛然惊醒,原来外面还有那么精彩的世界,香港的地缘优势立刻展现:文化上,大家都是中国人,从词曲到宣传包装都最能有共鸣,粤语作为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怎么听得懂的汉语方言,首先是一种新鲜感——不要小看这种新鲜感,这在当时那种灵魂极度饥渴,同时盛行“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年代产生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我本人当时去歌厅唱歌,还不是现在这种量贩式ktv,是大厅里一人一首那种,旁边一个女孩就坚持要唱粤语,认为粤语比普通话要更好听(粤语歌曲在非粤语地区流行,本来就是一种畸形),其次拿着歌本还能看懂歌词,不像英文歌那样看着歌词都不懂,既有新鲜感,又可以让我有能力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就好像女子裸身披薄纱,最是撩人。地理位置上,香港的优势同样明显,离大陆这块巨大的市场只有一河之隔,输出极为方便。甚至在政治上,都有优势,欧美比不了,甚至台湾都比不了,邓丽君到死都没能在大陆开一场演唱会,也是“上层”的意思,邓还一度被“台湾间谍”这个身份所笼罩,也有说法说她是以靡靡之音来腐化我们的人民军队,腐化完了,自然就有人要来光复大陆,邓丽君一首歌胜过蒋介石百万大军。而香港艺人只要言行注意点不公开反x反xxxx,就没有这个问题——香港所有这些优势,都建立在一点之上:大陆由于闭塞造成长达几十年的经济上的落后和精神上的贫瘠
) B1 E1 z6 F$ b* Z8 R! G    大陆如此,同样更早一点的台湾也是如此。香港以其在华语乐坛最为开放自由的身影出现在大陆和台湾面前时,以没有政治压力的精神状态来唱中国人的心,在当时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q% T8 p/ C- u* }
    
% J1 L/ f% E& J: D& B: K% Q    但,大陆和台湾之所以能够听到港乐,正是因为开放了,只是刚开始开放的时候,由于基础薄弱,会被港乐所征服。正如黄霑所言,随着大陆台湾越来越开放,发展越来越好,香港的优势越来越小,而香港的劣势,地小人少,就暴露出来。稍微多做一些考察,香港音乐水平并不高,是因为其人才稀少。从大陆跑过去的早有盛名的姚敏不论,早期有李厚襄,后有王福龄顾嘉辉黄霑许冠杰,其他的,以比较严格的标准来说都一般。姚敏当然是延续了老上海的音乐,而后来的王,顾等人,作曲水平固然高超,并且糅合了一些欧美的东西(实际上老上海的东西本来就是海纳百川),带有一定程度的香港特色,却并没有太大程度的改变老上海音乐的面貌,实际上直到现在,香港音乐所做的改变都远逊于大陆和台湾在开放之后10年之内取得的突破。所以可以认为,香港乐坛最好的音乐人还是姚敏,半个姚敏(还有半个在老上海)。* s- k4 `% S4 C; _
    对乐坛而言,歌手不是最重要的,但也可看看,歌手里面,以前看到一句话,叫“男学友,女王菲”,这话我同意一半,同意的是这两个确实是最好的香港歌手,不同意的是,他本意是想说这两人唱歌极好盖过一干巨星,而我只认为香港歌手里对整个华语乐坛还有一定价值的就这两位。当然如林子祥,谭咏麟,梅艳芳,黄家驹,黄耀明等人都做过贡献,但就像雪村刀郎凤凰传奇的走红,只是他们依靠特定的年代特殊的背景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了他们,时间无情,会被记住的,撑破天“男学友,女王菲”; \$ L4 K1 n5 }' [
    
3 M5 j3 j5 Z& n% Q# m    相比人才济济的大陆和台湾(虽然其才华,尤其是大陆艺术家,还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香港的相对地位肯定会持续衰落,是趋势,是历史的必然。请放心,只是回归到其应有的位置,或许这标志着我们青春的逝去,但对整个乐坛来说,才是更加的繁荣,对听歌的来说,最简单的就是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5 21:42 , Processed in 0.14816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