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13|回复: 0

[学书论画] 贾荣志写意山水画近作鉴赏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3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jpg
6 e) B! q" t7 m$ J/ J5 x2 l+ B+ J5 L7 L( k, E+ W
台湾途中所见
) R5 t4 A! K2 j" `+ E- H
% a' a2 r+ \; a) K清人石涛于《画语录·了法章》中云:“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意指“形天地万物”之山水画,若舍去笔墨何以成形,何以成画。石涛大师在警醒后学,山水画乃造型艺术,离开笔情墨韵就无法表现天地万物之形态和神气。的确,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历史传统基干,是中国画的一个艺术表现之本,洋洋大观的中国画史卷,可以说是一个笔墨演变表现的大千世界。既是一种可以独立欣赏的抽象语言,又是一种可以与表现主题、意境、内容发生关联的表现话语。只有笔墨表现得精湛、高级,有美感,画才会散发出魅力,才会有无穷的吸引力。
) P! m. |1 }9 w. U4 }
' C' M  W& v7 `. f% Z近读贾荣志山水画新作,则情不自禁地为他的笔墨精妙心动。他的用笔遒劲酣畅,用墨温厚滋润,构图虚实相生,更见空灵,丘壑益显奇变,气象益显磅礴。无论是《五岳独尊》的重峦叠嶂,还是烟雨迷蒙的《白云绿树最分明》;无论是深幽雪霁的《万壑冷浮银》,还是《秋日凝翠岭》的祥光尽染,抑或是云雾缭绕的《深山藏古寺》,其近岸阔水,寒林秋山,石影层崖,云岭村舍,无不气韵苍茫,意象深远,无不在墨中有笔、笔中有墨、大密大疏、淡中取厚,呈现出一种灵气往来之感。 : b: i: e) y) ]" R- t& K  v
' `7 B, R) g0 |# E
细察之,贾荣志水墨写意山水的艺术表现有如下突出特点:
4 \" W/ X$ V  \& n* o8 V5 f0 O6 ~% Y
: {8 ]7 [' _9 k3 o+ P1 U其一是他的山水画感性色彩极强,随机偶发式的作画方法,创作过程中的因气布势,既来自于山川的真实感受,又浸染着画家浓郁的个人意绪,并由此开启图式个性的求新求变,即指画面整体的结构、造型、空间、视角、色调、氛围、意境上显现出的个性区别,强调的是视觉感官上的节奏、韵律、张力和错觉。画家关注的焦点在于构织怎样的抽象组合,却又不完全剥离自然特征,而独具自立的面貌。
* k8 `* H, N0 x$ w$ |4 k8 @) T% l6 b% d" s
其二是他的用笔已极松动自然,有枯藤坠石之妙,提按勾勒,皴擦点写,率性之至,笔与象、意与境、心与画,进入无碍境界,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笔法表现上的自由王国状态,是画家多年纯功历练的结果。它从古代传统来,又不同于古代传统,强化了笔法的转换、起止、映带、方圆、刚柔,因而形成了鲜明的个性语言。它弱化了描绘性,强化了表现性,使绘画向“内在需要”(康定斯基语)走去,向心灵表现趋近。其代价是遗貌而不易形似,其收获是心性抒发的自由与取得山水之大象(神似),令心物不二,使山水的自然之性与吾人之心高度合一。“重则滞”“轻则飘”,只有“松”而“沉”,“重”而“轻”,才能虚灵圆活。 ( t: ^6 t, n7 F3 w8 ]/ V" N& r4 {
# u) ~0 O; k3 a' G
其三是贾荣志的用墨已达“笔与墨会,是为氤氲”,“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由我在”(石涛语)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谓自然。试观当下流行画风,皆是分明净洁之美,而贾荣志却一反常态,不以修洁为工,不以雕饰为能, 则以自然无饰的画风、干湿苍润的笔墨世界,将观者引带进一个特殊的审美天地,它不是人间习见之画,不是世人常见之景,幽奥深沉,奇崛静谧,美在混沌不失清雅,妙在漫漶不失分明。
& U9 j8 I4 N9 |! }0 [0 h2 Q
( ~! Q4 p; U8 z- a7 Q5 i' [其四是无法之法,法无定相,而气概成章。贾荣志于龚贤之古穆、石涛之健峭、宾虹之苍润,体会殊深,其画有如浪沙溪石,随转随注,出乎天然,得其内美,尚神尚韵,尚气尚势,尚意尚趣,变化无方,或以淡出,或以黑胜,或以线显,或以点优,或以水铺,或以空灵主,或以浓茂处,不可捉摸,然而他是“积却才成菩萨”,而不是“一超直入如来地”的觉者。因他深通画理,所以他的无法从有法来。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无法而法不是符号化的玄虚,而是真实感受的畅达。于是,他用独自的感受创造了个性的画风。 9 f" O: c: L8 g# e3 f
3 E- W6 W3 Q8 w: r
作为当代山水画家,贾荣志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以现代人的自觉意识,走出了昏昏欲睡的传统局限,理性地走向了现代审美,走向了艺术自觉的时代。他的作品总体的审美风格,是充满力度的率性张扬,直接呼唤的是生命的感性表达。因而他的形式、笔墨与最终完成的作品自由、伸展、开放,也富有生命的跃动。就形式而言,他的作品可以概括为“表现性意象山水”,也就是进入了“艺术本体”的探寻。
+ }3 _" u* |- r"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2 03:07 , Processed in 0.13721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