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77) 鸡蛋( 0)
|
洛阳龙门石窟《魏碑》
! G; q" p( X Q& y% g. ?; D* A5 r4 ?5 ]
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佛教艺术宝库之一,经北魏至唐的150多年中,共雕凿了造像10万余尊,题记3600余处,题记中属于北魏或稍后时期的,占有相当数量。其字体就是一般所说的“魏碑体”。这些题记在早先并不为人们所特别注意,清代乾、嘉以后金石学和碑学兴起,不少金石家都分赴名山访碑求拓,龙门的造像记就是清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黄易(小松)访拓后,始显于世的。罗振玉《石交录》云:“黄氏最初只拓北魏《始平公造像记》一品,后增《孙秋生》、《杨大眼》、《魏灵藏》为四品。”后来人们又增为十品,继至二十品。龙门二十品,被后人作为龙门造像记中的代表作。但其中仍以黄易所选的《始平公》等四品最为著名。
1 H. a a: U' |5 v A' L! r& m! `
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窟)。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富欀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0 J4 A. d; t. Z6 J4 S' ^
- k. Y0 n) {9 B* A/ G8 U% w龙门二十品包括:
( X7 k0 N( d. ]% c' l- x6 U. A1 ^. p+ Z! H- l- P
02、《步辇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
- P& A# z1 s3 ^$ u03、《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8 ^" I2 g/ t* V! F
04、《北海王元详造像记》) V3 P8 d- F! r l7 Z2 o& u+ X
05、《司马解伯达造像记》1 z* k+ x; F7 w( w- T+ g1 Z
06、《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1 Y+ _' `5 Q! e' |, B
07、《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t; j% a, O$ @- ]
08、《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2 s+ c0 b) D( T5 k5 k09、《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
/ h: _- x" R) H0 J. ]5 m10、《比丘惠感马为亡父母造像记》. O5 c0 J$ t6 E. a
11、《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0 v: X0 Q- k }; K12、《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9 @+ q: m) h( S/ Y$ I
13、《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
! R" X2 {8 ~: y/ B0 I% a7 o14、《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
+ [7 e, J) P; u D' [15、《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K3 n4 s, W; Q6 D! x& @
16、《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
3 k, q" w3 @- w17、《齐郡王元祐造像记》 V: c. ^# O- f; h
18、《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w( O, w4 H3 `( d# a' G3 w- l A
19、《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 j1 l- P- W( R6 [* t
20、《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
+ _! X: V! z5 W. Y. o! H6 p3 a6 o8 X1 o: F l
' F2 h5 K1 g0 h# k/ ~) _
《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弥勒像记》
/ U/ G9 R4 L. o' D# I) N4 d
* v! F9 }. U# U9 B0 \' @: \简称《牛橛造像记》,碑文字体端庄整肃,龙门二十品之一。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为亡去的儿子牛橛所造,过去曾有牛橛龛之称。牛橛造像龛在古阳洞北侧,位于杨大眼龛上方。圆券形,龛楣刻十一童子牵花绳,童子手持莲花,二童子间刻莲花蕾,两端各一飞天,飞天头前一浅雕小飞天。二狮蹲距弥勒膝下,交脚下刻力士,手托弥勒双足。龛楣下方左右,身着胡服的供养人。主尊是戴宝冠交脚弥勒坐像,为弥勒上兜率天宫时的菩萨形象。头光内刻莲花,外刻七身坐佛。背光外参外层火焰纹由各以坐佛为中心的十七组火焰纹组成,内层十身飞天分两侧相对以璎珞供养。0 m0 R1 m4 b8 R; g2 X% f# P& c% z
$ I) y w# w$ G, f9 N
《步辇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
: Q _+ F9 G; {* L) W& n, ~
- Y0 v4 p g& a1 O简称《一弗造像记》或《张元祖造像记》。正书,10行,一行3字。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是龙门二十品造像龛之一,下方邻比丘惠感造像龛,是龙门二十品中最小的两个造像龛之一。龛高36厘米,宽19厘米,深30厘米。龛为忍冬卷草纹尖拱楣圆券形,连珠纹立柱,龛底施水波纹。内刻袒右肩斜披袈裟佛及二菩萨。龛下锩刻造像记。据造像记文记载,此龛造于太和二十年(496)。步辇郎张元祖在当时可能是一名给帝王荷步辇的,地位低微的人,其妻一弗氏为他造的龛也小。康有为评价此造像记的书法是“沉着,劲重”。民国初白麻纸原石拓,因年代久远,纸黄而松软。这个造像记字数很少,只有寥寥30字。字数虽少,但却端庄整肃,大气凛然。全篇方笔为主,显得沉着,厚重。书法风格遒劲沉稳。但在严整之中也不乏灵动之笔。比如“造”的走之儿的横折折撇,“为”的一长撇,都显得神采飞扬。而“张”的弓字旁,“愿”的“页”字部则显得较为奇崛。而章法同样富于变化,比如最后一行“亡夫直生佛国”,曲直变化,奇正相生,令人叹为观止。
; p7 c S: p9 ?$ q( ]8 w
# L; [3 O9 B, R) c1 z7 D0 i& u《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 N$ H- \2 \* p$ F' O
% R# Z' c5 l8 M《始平公造像记》本是附属于佛龛的题记,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刻於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北壁。题记由达撰文,朱义章楷书。康有为称龙门石刻“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规也”。而《始平公造像》又是龙门石刻中的代表作。此碑与其它诸碑不同之处是全碑用阳刻法,逐字界格,为历代石刻所仅见,在造像记中独树一帜。记文内容寄造像者宗教情怀,兼为往生者求福除灾。清乾隆年间始被黄易(1744-1801)发现,受到书坛重视,列入“龙门二十品”,此碑文方笔斩截,笔画折处重顿方勒,结体扁方紧密,点划厚重饱满,锋芒毕露,显得雄峻非凡,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6 }) p+ Z$ R3 f; s d
# K' f0 }9 I+ q7 O5 b7 q
此龛完成时间有太和十二年和二十二年两种不同意见。造像记在龛的右侧,高130厘米,宽40厘米。此造像记是龙门二十品中唯一的阳刻作品,而且署有孟达撰文,朱义章书写。碑文字迹方重,雄强厚密。6 `9 m4 s' n$ ?, K, f. B
1 N- C3 H( H+ N; G
" j0 o8 d" Y8 ] c3 W
《北海王元详为母子平安造弥勒像记》: q* f0 i; P! |5 O' N1 W# R& G4 m
% H! D) ?" P1 d& n+ H! @6 V
简称全称《元详造像记》。造像记高88厘米,宽42厘米,是元详随北魏孝文帝南伐迁都至洛阳的历史实录。 造像龛位于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长乐王丘穆灵亮夫人尉迟造像龛上方。龛高138厘米,宽102厘米,深17厘米,在古阳洞中属于中型洞窟。龛内主佛为交脚弥勒。两侧胁侍菩萨皆双手合十侍立。圆拱形龛楣内刻十五天人持花绳。/ ]+ A6 V9 q r) C" ~0 q
& o8 q* B" z" c0 F造像记记载该龛为太和十八年十二年十一日立愿,太和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完工,历时近三年又九个月。
7 x% A9 G- _1 y( m
* i8 f# d2 ` c6 b1 ? O" F《司马解伯达造像记》1 r' F8 l: D2 G$ D, R( `5 k
/ g! ?1 ^1 ~- U8 B" V) k( D% a
简称《解伯达造像记》。北魏太和间刻,正书。在古阳洞北壁。正书,14行,其中6,7,8行,行3字,余皆行5字。可见64字。龙门二十名品之一。
$ S$ L( `* b7 w! }4 {% o- @7 r" }
此记具有笔力方峻、气势雄强的时代风气,又不拘成法地发挥自我创造意识和智慧,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能。点画方截、峻厉、雄强,时寓圆柔之笔以破板滞。起笔有直、斜、横落及轻重之别,点画长短、方圆兼用。撇捺开张,极纵其势。波磔长脚有刀劈剑削般的劲利。转角有翻折、顿折及圆转之法互用。撇能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兼施。尤以“道”、“达”、“延”字的横捺,由大弧度的圆润曲势转大起落的方截劲利的长脚,最为独特。
2 P0 t v7 G6 g" W; P* e7 ~
7 ?3 G* j, B6 ?
, l( h, s& ?1 N1 x( w" O X& l《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2 \, X' I, T" ~- Z
! V( }6 a1 p5 S4 C% {$ X( D简称《孙保造像记》。约刻于太和,景明年间。在古阳洞顶部。正书,5行,行6至12字不等。造像龛位于窟顶偏北侧,与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造弥勒像龛(邻近约60厘米)和广川王祖母为幼孙造弥勒像龛呈三角形布于窟顶。像龛高110厘米、宽80厘米、深14厘米。圆券形龛楣,龛内主尊为交脚弥勒菩萨,坐双狮座,二菩萨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伫立两侧。背光及龛楣无饰,似未完工。推测此龛开凿开景明年间。造像记高40厘米、宽26厘米。记述了高太妃为元保“失乡播越”,经年疾患,未免夭折而痛苦,专此造弥勒像一躯,祈愿亡故的爱孙能“永脱百苦”。
' U+ H4 v1 t- i0 X; X1 L) _9 }, `+ _8 D: }+ Q
" b% W7 S) u4 w0 T, `《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 h" I+ F8 l V" E: g) ?! Q* m% v& d3 n2 ]( e4 d
简称《郑长猷造像记》。正书,8行,行12字,可见84字,书法劲厉朴拙,结体方整,隶意较重。景明二(501)九月刻。古阳洞南壁。有翻刻本,其第7行“敬造”敬字左上点漏刻。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口上方南侧,共六龛,均为圆券形浅龛。分上、中、下三排,每排两龛,其大小不等。圆楣拱内刻卷草葡萄纹,主尊为交脚弥勒(已经残破)。左右二胁侍菩萨侍立。景明二年九月三日(501)完成。造像记位于佛龛右侧,高50厘米、宽35厘米,记景明二年郑长猷为亡父、母皇甫、亡儿士龙以及其妾陈玉女为亡母徐,各造弥勒像。碑文书法有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的重要意义。+ \, T& P' H6 x% S0 Y7 j0 Y
6 J2 \% M% ^/ z+ _0 R- r6 W/ p9 i6 V' i" F6 ~
《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 N" P' _0 x' [0 a7 [: O$ j+ g7 Y
简称《孙秋生造像记》。景阳三(502)年五月刻。在古阳洞南壁。(黄易拓得)正书,13行,上列为记,行9字;下列题名,行30字。额正书“邑子像”三字。额旁二太守名:右2行,右3行。乾隆拓本,其记第三行“刘起祖”之“刘”字画完好。在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北魏宣武帝(元恪)景明三年(502)五月廿七日造讫。此碑书犀利刚劲,宽博朴厚,较《始平公造像》笔法多变,龙门碑刻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孟广达文,萧显庆书。楷书十五行,行三十九字。字体方劲峻拔,沉着劲重。笔法凝练自如。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太和以后诸家角出,庄茂则有《孙秋生》”,“龙门二十品中,约而分之,亦有数体,《孙秋生》沉着劲重为一体。”
8 A1 o0 N/ b. V7 T$ l4 K' p
$ b+ |2 T$ k8 a- C5 O: y% W# s5 g9 m4 W, U8 Y' r) V
《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
# {2 U1 B8 b3 K5 r/ u" Q% L( h; m7 X( A" D r" y
简称《高树造像记》,正书,10行,行14字。可见139字,书法峻整劲健。景明三(502)年五月刻。在古阳洞北壁。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右侧,与《一弗造像记》为邻。龛高94厘米、宽78厘米、深13厘米,主佛结跏趺坐,主佛两侧有二胁侍菩萨,均有背光。此龛完成于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造像记位于造像龛左下方,高40厘米,宽28厘米。记载邑主高树、解伯都等三十二人的邑社造像,共同祝愿仙逝父母及见存眷属的来生。造像时间与《孙秋生造像记》同年同月完工,发愿文也大致相同。
, }& o. V' {' G" P# ~7 D
, c1 E6 _7 U2 [' R k* [1 a# @+ d7 @
《比丘惠感马为亡父母造像记》
% ?7 I1 S! ?' d P0 b* C
7 e% [' s& C. S9 x简称《惠感造像记》,正书,14行,行5字。可见66字,书法沉劲方重,犹存隶意。景明三(502)年五月刻。古阳洞北壁。有翻刻本,第12行“顾”字左上缺一点;末“像”字缺二笔。
* D9 ]& U! U& P
& B: h. ]' A7 ~
+ g, S$ O# R* a) N" W5 r《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 J0 m$ y" j! E9 @2 |5 x, x5 }% u( c5 y2 g5 P! B
简称《贺兰汗造像记》为龙门造像精品之一。正书,5行,行10字,原共有160字,书法峻整隽永。景明三(502)年八月刻。在古阳洞顶部。+ P6 A; A. O+ I
9 o& p1 z" o0 m! X' i# {' t+ H& e/ M" h/ {( Z
《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 \" r) Q8 f7 j/ h
- r* n" y* _! n; f3 F4 K# A0 l# h简称《马振拜造像记》,正书,9行,行15字。连额书“邑子像”可见128字。书法峻丽,别有风味。景明四(503)年八月刻。在古阳洞顶部。最初选拓的《龙门二十品》中无此题记,康有为提出质疑,方岩《校碑随笔》以《优填王》为唐刻而删去。顾燮光《梦碧移石言》亦如此。
! u3 p' ^, E" T* L% e0 z6 B" S
7 v$ C8 ^9 v9 ^3 M8 g' d9 s# g9 Z5 G. [0 K9 U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 J0 T* b( }* A2 q% x, p4 V' G0 K
' S5 Q" }2 W4 O* v* u9 u# q; I
简称《太妃侯造像记》。景明四(503)年七月刻。在古阳洞顶部。正书,29行,前22行,行6字,字较大;后7行,行4字,字较小。
% O) V2 o3 f' r# }/ w* O3 X9 c3 I" P( `. q2 h
! c- j+ r5 v$ m% b, Y
《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 l- l0 c7 N& m8 l8 Y
0 c- ]. B E: [/ Y% g4 L5 D简称《法生造像》,正书,11行,行13字,可见142字,书法上用笔圆润和谐,结势华丽流美,有钟繇之范,为同类北碑所罕见。景明四(503)年十二月刻。古阳洞南壁。( g4 r% Q) o0 A! q' F) t! C
2 E, x2 t' |: h" A3 A. p6 Z" |0 K& Y8 G5 T5 p; {) R4 t
《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 y# z2 k& z7 H- q) Q
; g( [! f6 n5 f, N简称《杨大眼造像记》,楷书刻石。无刻石年月。但此造像既称为孝文皇帝元宠所凿,考文帝崩于太和二十三年(499),造像当在其后。有云当在景明元年(500)至正始三年(506)间。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为龙门造像记名品之一。《杨大眼造像记》的书风与《始平公》极为相似,用笔方峻,结体中敛而外张,只是紧敛的程度比《始平公》略轻,这也可能是阳刻与阴刻有所不同之故。康有为评此《记》云:“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为峻健丰伟之宗”。
) O" L* u0 _3 c7 h; P N
' R# ~4 Y% c( i9 ~; g$ @( g' ^% C0 A [# a- |
《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 ?2 D& |* d$ z% i
6 N1 O- b/ _4 B- Z3 O9 [
简称《元燮造像》,正书,13行,行9字,可见95字,并有浅刻佛像二幅。书法峻美,结体古雅。正始(507)年二月刻。古阳洞南壁。4 y% g8 l4 d, P: o5 f
, j( S. q6 [0 A' Z
4 I" ], e( C: J0 }% T, K% s* z《齐郡王元祐造像记》
; _3 d6 [5 ]5 R# I7 _5 K& Y( t( |$ m* A
简称《元祐造像记》。熙平二(517)年七月刻。古阳洞南壁。正书,14行,行16字。末为年款2行9字。古阳洞南壁的刻石完好,而北壁泐损较甚。
3 v4 Z5 f2 W! X
# S$ c6 t) ]$ L$ Z
. D" d! o- _' l2 ^9 b《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0 c' D. E) _0 k2 z- O: X8 T& u7 R+ t0 V
简称《慈香造像记》。袖龟三年(520)三月刻,在慈香窟。正书,10行,行10字或11字不等。
W7 U# d& n! l& a9 i; c. h8 ^# |$ e0 G# o0 j* e; K" ^
: B: E1 O4 E) @8 y9 p9 l! H& a
《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 @8 Z* @# a# `; Q0 l5 i$ t* B
$ ^8 ?9 q0 ]: B, \% E
简称《道匠造像》。无年月。正书,13行,行7字。可见91字,书法方骏规整。
/ u9 h' u9 a% ?1 k2 {4 X
7 F: S) s. X' |. g L7 ?& k: r& D' `3 u3 |; J i
《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
$ M" a9 l& |$ F( A) g( L6 Q& _3 M. M+ r7 u& a
简称《魏灵藏造像记》,正书,10行,行23字。有额,正书3行9字,额中间竖题“释迦像”,字略大于两侧,额左题“薛法绍”,右题“魏灵藏”。北魏造像习惯用别体字,此题记尤多。虽刻造时间无明确记载,但书法风格酷似同窟的“杨大眼题记”,或疑同出于一人之手,当属北魏刻石无疑。原石身高75厘米、宽40厘米、额高15厘米、宽15.5厘米,是龙门造像题记中碑刻和书法艺术的精品,也是龙门四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清乾隆年间钱塘著名学者黄易访拓后始公布于世。0 H% {2 c4 Z0 E4 I' g3 d
. v, n f C5 Y' q《广艺舟双揖》将此记列入“能品下”,并云:“若《杨大眼》、《魏灵藏》、《惠感》诸造像,巨刃挥天,太刀砍阵.无不以险劲为主。”& H" d1 A* m+ N+ @4 z3 h
乾隆拓本第3行“腾空”之“腾”字“马”部可见,“空”字未损。共应215字。有一裂纹,自左上第2行斜下至第1行第14字处。中有四处当是空格无字。光绪拓本“空”字已泐大半。民国十年凿损百余字。碑额已仅存“藏迦像薛法绍”大字矣。% D' z# i" y& O6 }! x
4 K O! k4 y- W! Y4 n1 X
此碑应是方笔露锋之典型代表,因此最显见用笔之妙。起笔都将锋颖露在画外,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细锋引入,煞有情趣;即使画也挺直有力,折笔显见方棱;收笔处,有时敛毫便止,有时放锋犀利,有时如《宝子》之上扬。笔画或大或小,大者纵矛横戈,如虎奔龙吟,小者轻微一点,如蜻蜓掠水,皆能顺势合情,绝无率意轻发。结体或取横势,或取纵势,皆极意显示雄踞盘关之威仪,怀隐瑰玉之神采。整篇看来,严整肃穆,端庄隽洁。
% g- k1 G5 _# e4 q- v3 ]6 }% l8 r* }/ R: u. v+ [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lm5oVLvydN2Kg8Mq#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