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95|回复: 2

基督教是不是合理---转自网络基督使团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25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李德尔夫妇 Mr.& Mrs. Paul E. Little
! S8 D% V+ d( m, G/ ^( }- k5 Z! y. b  ?; V, Y) ~, e
"什么是信心?"主日学教员问。一个年轻男孩抢着回答:"相信一些你明知不是真实的事。"很多非基督徒这样界定信心,那绝不希奇;但是,不少基督徒竟公开或暗地里也认同这种观念,这就令人痛心疾首了。二十五年来,我在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的自由讨论会中,不断提出这个问题。可惜的是,一般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所给予的答案,都跟那个男孩的一样,只是措词不同而己;但其中相同的是自欺和捉摸不定。在这些自由讨论会里,我以简单的字眼讲解圣经所赋予信心的定义,然后让听众发问,他们的反应令我十分惊奇。
7 c! b/ g; Q# o3 c: M# D
/ h# [5 f: {( \! Z4 w' ?( V2 @8 Z别与你的脑袋说再见
5 a1 G7 B5 L6 C, C& u7 p0 _( J. o/ J2 n) `* A! t6 n/ O
非信徒会说那讨论会很有用,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听到确切的基督教信息。已决志信主的基督徒会觉得如释重负,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在公开自由发言的地方为福音辩护,而他们自成为基督徒以来,亦没有与自己的头脑说再见!8 U" p/ k/ ]% V* n

5 q4 H7 T; j9 A4 D* U我们住在一个日趋复杂、教育程度日益提高的世界,单知道我们信什么已经不够.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为什么信。"相信"并不能使某事变为真实。某事之真或假.与人是不是信它无关。这定理对基督教是绝对真确的。# I/ A& q2 N8 A' B) L
2 `- a8 H" i. f
今日在基督徒中,对"基督教是不是合理"这个重大问题,广泛流行着两种同样错误的观点。基本上说,第一种观点是反理智的。他们误解歌罗西书二章8节一类的经文。"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有些人使用这节经文的态度使人得到一种错误的印象;基督教若不是无理性的,至少也是非理性的。结果,他们不曾真正了解,清楚合理解释的福音"是重要的--这不是以理性代替信心,而是以理性为信心之基础。不是以理性取代圣灵之工作,而是以理性为圣灵--藉其信息能使世人知罪--之工具,使圣经之客观真理得以显明清楚。"
4 N/ W& w/ n' m
7 m* V" [* e: _* f4 M' S$ M到处都有人向我们的信仰挑战。近代的电讯事业已使天涯若比邻。我们可能受到回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的挑战,他们都宣称有和我们类似的、真确的宗教经验。现在,基督教内部也有"神已死"的说法。在我们这科学世代中,伦理的人道主义对人的吸引力日渐增加。赫胥黎(JulianHuxley)的《无启示的宗教》(ReligionWithoutRevelation)一书即是最佳写照。
( N5 Z' _& |5 q/ G6 I; `& P) N1 L/ i% z0 P% }. _
哲学家弗路(AnthonyFlew)指出那些不能客观试验的宗教主张,对于非基督徒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他引用魏约翰(JohnWisdom)讲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7 j1 m8 T  Y5 r+ s: f
3 @  g+ G5 I, l: X"从前有两个探险家,他们走到森林中一块已开垦的土地。这块地长出了许多花,也生了许多野草。一个探险家说:'必定有个园丁照顾这块地。'另一个却不以为然:'没有什么园丁。'他们搭起帐篷,并不断监视,却看不到园丁。'也许这园丁非肉眼所能见。'因此,他们架起一道带钩铁丝网,并把它通电,同时又放出猎犬巡逻(也许他们记得威尔士(H.G.Wells)的《隐形人》(TheInvisibleMan)--他虽不能眼见,却能被嗅到、被触摸列)。可是由始至终都没有攀越铁丝网触电时的尖叫声;而猎人也没有动静。那相信有园丁的人依然不服∶'一定是有园丁的,他是不能眼见,对触电没有知觉,他在暗中照顾他所爱的这块园子。'最后,怀疑者失望地说:'那你原先所主张的、还剩下什么呢?你所谓的眼不见、摸不到、永远隔绝于人外的园丁,和凭想象捏造的园丁,或与根本没有园丁又有什
: ~: |+ ?$ B! Y3 v; s么不同?'"
/ g5 `5 d, A7 ^$ d0 p0 m2 [" P" ]6 N6 p" y; R8 N; {: P0 f
福音派学者蒙特哥马利(JohnMontgomery)这样评论:"这个比喻对于基督教以外一切自称拥有真理的宗教,是一个致命的审判。因为基督教不仅主张世界(这个园子)受到一个园丁慈爱的照顾,这园丁更以基督的位格实际进入了人的世界(参约翰福音二十14至15)。这事可从他复活的方式得到证明。"6 E) n0 T8 y$ r5 H4 i& y# T' A" i2 i0 l
  Y- n# M6 b  f+ q& A" `% Q8 @8 W& g8 I5 Y
有些人和持反理智态度的刚好相反,以为成为基督徒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过程。他们认为一切都是靠脑筋的,所以他们倾向于利用辩论去游说人进入天国。这是不可能的,犹如妄图用水枪在砖墙上射穿一个洞般失败;福音虽有理智的因素,但是也有道德妁考虑。"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哥林多前书二14)没有圣灵的工作,没有人会信主,而合理的解释福音,乃是圣灵用以光照人之一种工具。  A0 u7 |8 F4 M( J" z

& u( h" }9 d* N1 b掌握答案
# N2 I3 H3 {1 ?. C
. u3 T3 Q( W, F5 `1 V5 {无论如何,除了这些实际的考虑以外,还有就是圣经对福音的合理性所提出的主张。此外,圣经亦明确地要求基督徒明智地处理个人信仰∶"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三15)如果我们无法解释信仰的来源,又屡次在对话中容让同样的问题打垮自己,我们就可说是不顺从。我们的无知使不信者更加坚定不信。
; K- |5 t& z' {
  C0 W0 C- d: n2 z: k  V" `有好些充分而实际的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圣经给我们这样的指示。首先,身为基督徒,我们要巩固自己的信心。如果单凭圣诗所说的∶"他活在我们心里。"我们就认定耶稣是活着的话,那么,当我们感到他不在那里,立即就会出乱子了。同时,如果某人从非基督徒的立场声称他亦曾从他的神那里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我们便会为之语塞。我们可能会不理会疑惑,但是,这些疑惑最终都会"迫近我们"。我们不能够勉损自己无止境地相信一些我们理智上通不过的东西。事实上,如果有人对我们说,我们只是由于父母或宗教背景的影响而信主,那么,我们就必须能够向自己和别人证明,不管是谁说的,我们所信的是客观而真实的。
* C7 W. [  u0 [+ j
, m9 a, i/ w1 Y) W4 R真理的理性体系3 \% y+ y4 ~5 W# D
. o6 F; c# C' M% E  q
许多非基督徒没有认真地思想过福音,正是因为从来没有人向他们有说服力地提出实据。他们视信仰为建基于情感因素的迷信,因而拒绝接受信仰。/ N; \/ R# V. s4 V: g

' d+ ~  f- ?! Z& V+ f此外,在圣经中,主命令他们要"尽心......尽意爱主你的神"(马太福音二十二37),这段经文进一步显示出福音的理性基础;整个人---包括思想、情绪和意志--都在改变。保罗在腓立比书一章7节中形容他是在"辩明证实福音"。这一切都在暗示一个清晰可明的福音--可以理性地理解和证实的。
4 e5 D7 j& r1 C5 L. `+ ]  W
! z# Q8 O3 n7 M2 ?! \5 d, X, l是的,未蒙圣灵光照的心若没有外力的帮助,是无法接近神的真理;而光照使人理解真理的理性体系。& Q5 P5 g4 n8 H# ]1 ?% ^& s/ P# W* G9 W1 d7 A

  A' M( o- t# @+ X6 s福音永远等同真理,真理永远和谬误相对(帖撒罗尼迦后书二11至12)。保罗说非基督徒是"不顺从真理"(罗马书二8)。除非真理的意义可以被客观地建立,不然这些话就没有意义了,若无这可能性,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真理和谬误都会一样,因为我们无从分辨什么是真理。
. [- _' i: F) f
( K! G( V7 L8 b% @6 J9 f使徒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书信中清楚地说明,人有足够的知识藉着所造之物知道神的存在(罗马书一20)。他接着指出,人不认识神的根本原因不是神不可知,而是人类背叛了造物的神。"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罗马书一21)"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罗马书一23)"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罗马书一25)最后他们就"故意不认识神"(罗马书一28)。
# u; v# z& ?7 p$ V
% A8 e; J3 q: [9 P2 m' }道德的烟幕% G3 K( {) w: J- g: u6 z9 B) s! {' }

% P/ [3 h* d  [0 @在基督教,道德问题通常掩盖了理智的问题。不是人"不能"信,而是人"不肯"信。耶稣对法利赛人讲的话指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他说:"你们不肯到我这里得生命。"(约翰福音五40)他清楚地指出,当道德问题解决了,知识问题即迎刃而解。"人若立志(肯)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约翰福音七17)。所谓理智的问题,常常只是遮盖道德背叛的一层烟幕而已。* O4 \9 D) ]; O5 W4 |) Y2 _
% W. B' h8 K5 r; `; a" ?7 W
某次,有位学生告诉我,他对我的答复都满意。我便问他:"那么你愿作基督徒吗?": C4 \( R$ F8 a
! \' i) p/ H) n0 @* p" ?5 X
"不!"他回答。
2 L' F6 o: E, L) X# _* g6 w2 H% A/ r1 M* g6 v9 B" S
我怔住了,再问:"为什么?"9 l/ _( ~1 D$ f" G

$ j3 X; |3 n, O1 x他坦白承认:"老实说,因为作基督徒会影响我现在的生活方式。"他知道自己的真正问题,不是在知识上,而是在道德上的。
! P, t5 A  s% c0 D6 O0 c+ m4 Y; b1 H- Y8 ?8 ?  f
人们常问:"基督教若是合理的,若是真实的,为什么大部分受过教育的人都不信?"答案很简单,他们不信的原因和未受过教育的人不信的原因一样,那是因为他们不肯信。这与智力无关,因为在科学及艺术等领域,皆有杰出的基督徒;这根本是意志上的问题。6 i" a# ^1 q3 @0 ?
9 j& Y0 S* D* u2 U0 P4 `- f
司徒德(JohnStott)可为此作总结的话:"我们不能讨好自恃为知识分子的人,但应该竭尽所能帮助诚心求问的人。"
4 A! Y# ]! L7 D
: t6 G. s+ ?6 ^5 d% X7 N怀疑造成恐惧. D- A6 G, n2 v$ j& l
7 w3 u# C# d, ^* N8 x5 Z
有时候基督徒一想到他们的信仰,心就不安,甚至怀疑其真实性。怀疑一词使他们打从心底恐惧。他们可能用一种很不健康的方法压抑它。这问题对于那些在基督化家庭,和教会环境下长大的人来说,尤其严重。他们从小单凭对父母朋友和传道人的信赖,就接受基督教。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他们重新检讨自己的立场。
% a1 w( c  @; v# N% Z, A
" j0 f, J. P7 K! L$ E5 w这原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所必须经过的途径,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偶尔在街上走的时候,我会自问:"李德尔,你怎么知道你的信仰不是受到一种大型的宣传活动所欺?毕竟你看不到神,又摸不到、嗅小到,也感觉不到他。"我又自问,自己怎知道福音是真实的。每次,我都会想到两个基本的事实:基督复活的客观、外在、历史的事实,和我对基督的主观、内在、个人的体验。
7 B# I0 F3 T/ I8 z) K; P5 ^7 n" {, k6 _7 |3 H! I4 H& q5 A
年轻人开始运用思想,并且有所怀疑时,应给他们有机会在自由气氛下"卸下重担",不受拘束地表白他们的怀疑。许多这样的青年人都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并且永远流失了,因为第一批听他们表达思想的成人过分敏感。他们暗示,好基督徒不该怀疑,发问者的灵性生活一定是退步了,因为他运用思想。年轻人并不傻,碰到这样的反应时,虽然他们不是出自真心,也会看风转舵,随声附和。他们安静地等候,一旦他们脱离了压力范围,他们就扬弃这套不属于自己的信仰了。
; W& Q. U. _+ S
: F+ T  [* v' q- F- v有思想的人会怀疑和发问,这是正常的;所以不要对此表示惊骇,更好的方法是听他们彻底诉说,如果可能的话,不妨把他的问题弄得稍微尖锐一点,然后才提出答案。由于基督教是关乎那位"真理"者的宗教,所以再深入地研究,皆对它无损。9 w" H0 E( |1 Z. z6 {7 b2 x# D
/ ~; x# l) |8 Y( c' Y
不必惊慌失措4 ]7 {5 {, G' @7 v" U
& C  ]  G6 E* }2 S: K
如果我们一时回答不了,不必惊慌失措。我们可以表示,我们乐于找出答案。谁也不大可能一下子提出一个可以瓦解基督教之难题。历世历代的先贤已经把深奥的难题都思想得透彻了,并且他们也精明地解决了它们。
( w4 J0 {# i" T: R4 q+ c4 r6 }/ S/ w
我们不能完全回答每一个问题,因为神并没有在每一件事上把他的心意向我们显明。"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申命记二十九29)无论如何,我们所得到的知识,已经足以为我们的信心建立坚固的基础了。基督教是建立在明显的证据上,它是合理的信仰。基督徒的信心是超越理性的,但不违背理性。
6 X( w7 c+ U; b9 E% T6 L' q2 e3 _4 h+ M' H+ U
尽管如此,许多基督徒都误以为先必须掌握堆积如山的资料,才能回答思考型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问题,结果他们给这些资料压得透不过气来。不过,如果他们多接触非基督徒,就会发现来来去去都是几个重复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局限于很窄的范围内。在大专院校中,约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听众是非基督徒。我可以非常准确地预测听众在一个半小时长的发问时间中,可能发问的问题。问题的字眼可能不尽相同,但背后的重点是一样的。这些问题的一致性,大大帮助我去研究怎样解答这些问题。
! i+ c9 S- y2 }5 ^4 a$ ?0 t  A
& M9 r% b$ {& J+ ^% ~; W. W3 [怀疑者的反应
7 A- s( |' n% R) f% E0 ]" E( C# M4 R% W
怀疑的人必须知道,问题得到解答之后,他必须作一决定;不作决定,就等于采取反基督教的立场。他得到充分的资料而仍旧怀疑,显示出他可能是不愿信。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是这个发问者已经决定敌对神了。! \8 d7 [8 ?3 x7 J) c; S

) N; c( @, p' S( m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大学毕业时,感觉到神呼召他到海外宣教。他反抗神的呼召。他应该清楚地为自己不愿到海外的事祷告,可是他没有,却佯称他对自己的信仰有知识上的问题。: {' ?6 w; u0 y
2 J% B6 {% p5 H/ E5 b; v" g
本书旨在指出几个常被询及的问题,并至少提出其初步答案。
' W2 }9 z4 T5 G/ t4 q! E
! B- u: v0 A$ U$ X, C% f1 B& j8 {为了坚强自己的信心,为了帮助别人,我们心里要常作准备,回答那些问及我们心中盼望缘由的人;因为基督教是合理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每日顶个贴,快乐中国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6 23:51 , Processed in 0.25104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