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40|回复: 6

沈家桢居士谈在家人如何修行(ZT)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7-3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
' |6 s! N" q. @' t, z) X特别感到有兴趣,这里先以「如筏喻者」作个引子。# `2 Z& W3 G% C! M
  N7 T/ Y3 J# s4 z
〖如筏喻者〗  [5 l2 i' m; Q! x& v2 h

1 b4 {3 R! d  I    「如筏喻者」是以划船渡大海为譬喻。筏或者船是譬喻佛法,渡大海是譬喻
  d: S9 ~4 d3 l从轮回生死到解脱成佛的过程。轮回生死譬喻此岸,解脱成佛乃称彼岸,此大海
2 Q+ q3 O/ ?) W* t5 B茫茫,非有船不得渡。6 ~, l& R% T. y) X0 v, A

& ?7 T( |+ {; M4 t' }6 ?    各位你们可以说都已经是上了船的人。上了船的人应该说已有希望到彼岸,0 ]  A( B0 `6 r6 g8 T
可是世上也有很多人上了船之后,又改变主意,跳回此岸。有的船老是在此岸港
  F/ ?  k8 T; W& _- U5 Y. R口不离开,有的船虽已划到海中,但不知划向何方,有的船则老是在兜圈子。我5 B% Q  q$ g* ~0 u
很盼望大家不但已上了船,而且知道彼岸的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一直划去。
. Q6 f& r8 L  y2 D6 @( n, Z) l2 V/ m- c4 l7 M% H$ f9 h0 `
    世上已上船的人,如果已经剃度出家的,我们称之为出家人;如果并未剃度8 c3 O, }2 j( [" S1 }; M
出家的,我们称之为在家人。因此,我这个题目中的在家人,并不是指世上所有0 p6 M' O# T9 d, I- O
未剃度出家的人,而是指已有缘接触佛法、已有缘找到一条船、已有缘上了船、
. X# i3 J# d+ y! M1 C6 Z已有缘握桨在手、已有缘在划船、或者已有缘认清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划船前  w1 H# U+ L0 D9 M: G( L& T
进的这批在家人,正好比如各位。应该如何修行最是有效?如何修行最不浪费时% D1 L( z5 Q2 C0 J( _' E
间?是我想和各位讨论的题目。
! P! p# q& W! l1 ?
7 ~5 R. s# J+ E    我十六岁有缘接触佛法,可以说上了一条小船,六十几年中划划停停,有时1 b, ^3 |1 v1 z( f+ C- f  g
候兜圈子,甚至于倒退。近年来,虽然自己觉得好像比较能用得上劲,方向也似: t0 ^% b! |- N( }; y
乎看准了些,但究竟已离此岸多远,实在不敢讲;会不会又划回此岸,也不敢讲。( \2 Y" |+ i" p7 X
所可说的,我是一个十足的在家人,从来没有出过家,凡在家人所有的妻子、子
9 x+ I  F1 |: ~  I  P9 t* y女、贪嗔疑疑慢我都有。虽然现在已逐渐减少,譬如说妻子已先走了,嗔也比从+ I, k: R9 `- p8 E
前减少,但六十余年中多少有一些领会,有一些在酸甜苦辣中提炼出来的经验,
. @2 o% ~7 u- n. q, k+ J深深感觉到修行的不容易,而在家人修行似乎障碍更多。这里之所以选这个题目,
, T2 i7 q' Q& B也是因为觉得在家人修行实在不易,觉得我这多年中得到的一点经验,应该贡献
' v+ V$ b- u$ V/ P8 Y! C出来,以供大家作参考或是借镜。抛砖引玉,还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o0 W! z) ]. _
1 ?5 i/ G- D3 N( B4 S
    修行这个名词,原有广义狭义之分。这个题目是专指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是6 w; o+ L2 Y' H, S
广义的包括了修人天福报的十善道,换句话说,是有相布施及无相布施都包括在" g9 ~5 Y( R; Z' ]2 o% o# r3 k; Z
内;而布施也包括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简称之,也可以说是指修- c6 l) r9 T6 V3 [
一切善法。
6 b+ V, N( K/ w' O, l$ {' M7 x* Z
) x1 {& _, c2 I  K    在家人要想修行,只有靠自己,要自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这是我六十年% _' N' }/ s1 k# W2 @7 z
来所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8 y1 t* G/ y" W$ Z( a$ e+ f
8 i; d6 B5 n6 L    出家人过的是寺庙生活,有做功课的殿,有庄严的佛菩萨像时时看著他,有
( x; I( a) @  E- W1 Q6 i# I一定的时间共同做功课 ── 早课、晚课及参加各种法会,还有师父师长的督促( |% [/ L' v3 O( J* C" s( y" b) ?
指导及师兄师弟的互相鼓励。我们在家人没有这种福报,而且在家人的环境也远
/ Z3 r% ^2 c" i1 f比出家人乱而杂,上事父母,下养子女,不但谋生的负担重,外境的引诱也多,
) E; M) q3 M8 Z特别是在美国的中国年轻父母,想到将来子女读大学的费用,每每觉得压力很重。
! ?! b1 u1 K# }- H因此,在家人要修行,实在不容易,不但错了方向没有人纠正您,也极容易感到
0 U- B, Y4 @! W疲厌,生退心。所以,在家人修行,顶重要的是要严格管理自己,订出一套可行. q7 b7 g8 e  F- T  |  i; L
的功课。我愿意再强调一次,这是我六十年中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 z8 b0 k8 `/ S/ g$ Y' _' P) v+ n% U  ]& x6 ]

$ I% g$ V$ i2 l/ o& B5 n( h〖自己订功课〗$ P+ C& G( E' I$ z& e: R8 U

5 g) b5 T/ W2 Z1 F+ j4 N    怎样订您自己的功课呢?当然每个人不会相同。我也订过不少不同的功课,
1 i) |( |4 ?+ v4 e' n* `$ O  ]+ s3 g2 o试验过好几种法门,我目前的结论共有四点,想贡献给大家。
; X% B" k. }- C2 ]  ]* O+ e! T. M# ^4 h" b" t2 u
    第一点,要决心起早,自己订一早课。晚上订的功课,极容易因一天工作的
( C1 Y7 A2 [3 V2 l疲劳或者因为有晚间的应酬而松懈或放弃。唯有早上提早至少半小时起床,在早
5 T6 g4 J  A/ S( b1 y- I  P餐以前,订出半小时的功课,这时间最为有用,也不容易受打扰,可以持久。譬
0 `( e" v4 G3 `5 k如说每天早上念一遍《金刚经》,或者多少遍《大悲咒》,或者一遍《阿弥陀经》7 p7 q4 v9 x: H+ o5 c4 X, ^1 g( Y
及一千声佛号,或者念多少遍六字大明咒,或者练习四念住,或者修习止观禅定,
* T2 r& r3 M$ T! s  b- Z! ?- O- K看您对那种修法最能相应,都可以,但一经订后,三、五年内不要更变。
) S% S* t$ R) a3 v: ]  z
1 o, X* ?3 s0 i5 \' K) R  H: u  P    第二点,要设法一年至少参加一次严肃的佛七、禅七或其他修持,不要短过* V" L( C& m" \8 Y, V
七天。我一生中感觉到跟张澄基教授有三次连续三个星期的修静最为得力。在参, `3 J) _8 [5 t) r* q
加期内一定要止语,能守八关斋戒最好。止语要真真连续七天,并不是上堂止语,
9 d& k- F# P& ^; E- z8 Q! L/ ]回到宿舍又和人闲谈,这样的中断,对修持毫无用处,毫不得力。所以,最好甚& _( y& N$ W( U
么事都不管,在这七天中,将身心完全放在修行上。各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 f( `. Y6 y. m4 V1 Q/ {您就抽出七天,将您身心内的一切污染,澈底清除一次,对您一定有好处。
2 S- U3 p& |) t
) T& X/ h, M, e5 j    第三点,要细心认识自己。先问一问自己,您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认识您2 k+ u! o) t4 a' V! n& o0 ]6 Y
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是在家人修行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如果您对自己没有
" ~) o" E. F7 b) z& v0 y( P6 k了解,不知道您的嗜好、长处及弱点,不明了自己的个性,很可能盲修瞎练,浪
8 h' N6 ^$ H" Q费时间,甚至于走入邪途。
. h( F4 B1 k; p) B+ r+ n
' m/ J; Z( m6 I# y9 A    怎样去认识您自己呢?先从大处著手,细心体会一下您自己的个性。不要去
+ N- Y2 ~# g7 R$ v+ l' k2 v想这种个性是好呢?还是坏?也不要听别人这么说,就以为您是如此,而是要坦1 F+ ?$ g! b" v; R! J0 S
白找出您自己的个性是那种典型。下面二个例子是比较偏向于极端的例子,您的/ m! C1 w0 k9 ]  g( q6 |
个性可能介乎两者之间,不过也可以找出倾向。' W4 A1 U, \- m3 O! |" {  K# e
9 Z1 Z: m9 ^; h
    第一种典型 ── 你是不是常有不安全感?常常为自己著想,将自己的利害! V# r" `1 G6 |$ T1 j8 p. _  V
看得很重?因为要保护自己,所以怕和人结交,怕找麻烦,也因此不喜欢帮人?
' ~0 }$ Q( w( {所谓独善其身,个性趋向孤独。这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L% B6 _" A9 C1 l/ K2 M0 U

! Q! |$ o9 z- K7 K1 Q2 z1 _. ?    另一种典型 ── 你对自己的事、自己的利害看得很淡,不十分关心,却喜
8 {( ?4 z3 B, R/ G/ T欢帮别人的忙,喜欢替别人著想,有极强的同情心,有仗义打抱不平的胸怀,不* L- J* q' B5 m# ?5 Z: Y" ]
计自己的利害,有时会弄得焦头烂额,不以为苦。为人慷慨好朋友,虽然有时也2 Y! [2 O: O. Q
会答应了人做不到,反而被人骂。这又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0 s+ g7 I1 T: L3 ]: b4 [
0 ^' G) h# d: L& E/ P9 f    自己细心的观察一下,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 b; z& ?6 N+ P
1 H7 T  r; X+ N6 U
    各位,这两种典型都不坏。您只要自己认清楚了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运用
4 }7 H2 E* [4 {  @5 J3 u# P$ |发挥您的长处,避去您的缺点,一样可以成功。我的所谓成功,是指走上修行的
" I  l8 m9 }# T! x8 j; V2 O菩提大道。1 K9 B0 B2 h2 b: P! u5 W

: j. F4 o1 v6 a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一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先从修学原始佛6 h6 u  N+ I$ D8 v7 n$ a
教入手。四念住是一帖对症良药。如果您对于研读中国古文的经典没有问题,四
  C; J+ W/ t% M圣谛、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应该细心研究。倘您宿根深厚,一样可6 ]6 G) P8 y( M2 r
以得果。《金刚经》中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1 E8 C' |5 H- r7 y; W
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修学原始佛教达到的初果。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即是不  ?1 ]; S6 o9 t$ K. |, u, m
受外境的影响。第一种典型的人,比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响,也比第二种典6 H3 k! R. r9 a1 d* x' U" }7 i3 N
型的人所接触的外境简单,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 k/ r  y# c! E) g; ^3 w# S4 Y2 ]
% Y$ u, e* I7 E- k. n' e- L1 P7 {  y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二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读一读《华严经》
4 V: H% G$ X4 E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将您的心胸放大。学大乘佛法,顶要紧的是冲淡我相,
) ~; f$ o7 c7 o( S& r+ \/ h而扩大心胸是破我相的基础。第二种典型的人已具有大乘根器,再将心胸放大,5 J2 U- Z% A7 j% O$ |: ]: |8 `
则人我之分趋淡,分别计较减轻,自然能迅速走上菩提大道。
' ?/ Q3 {7 X# s5 o  F& _, z* S) R+ J+ G
    至于认识您自己的弱点,是贪心重呢?是嗔心重呢?是疑心重呢?或是自慢
/ A7 A8 n- d% b9 C1 z/ @) z1 I4 j骄傲?唯有自己坦白承认您的幻躯有那些弱点,方能设法避免,方能自己提醒,- T% D" ]# e/ A) d8 l# G1 W
不走上造恶业的因缘,这是想要修行的在家人须时时警惕的重要步骤。
) H- e' D9 e1 a+ F+ J/ s- i5 `) E5 Q; V% b% X
    第四点,要尽量将你的生活和修行打成一片。这初听好像并不容易,其实并# C+ y- D% O1 }/ n" z
不难,养成习惯之后,效用很大。因为我们所讨论的是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最可
2 S& W# s; X5 ?2 K能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是布施。其要诀是将布施的念头常常放在心上,留心抓) Y- D+ T+ x6 e! ]) w+ \9 S
住机会。要记住凡是影响人们愈广愈大愈久的机会,其作用,也即是功德福报,
  y  _5 C+ y3 X  b$ `' e# [, d( P也愈大。! m  l) K3 o  U! H( l
' [+ L# X1 k! E8 j( p
    我们都已经是上了船的人,应该知道布施并不只是捐钱。布施有法施、财施、% @) w$ d4 h0 w2 }1 l5 \9 [( c
无畏施,范围很广。让我简单的和各位谈一谈:
( Z  o/ f- n  D( x# j
/ A: _/ J) E- x2 S7 ?  i& v, O- F    使人增加智慧,教人有用的智识(如做老师),供养法师(使法师能安心将: c8 h" d* S; J0 s1 _& T
佛法智慧传给大众),助印佛书,赠送及流通佛书,都是法施。像台湾的李祖鹄0 `: x" u- g" M4 G: T" {* W
居士,二十年如一日,经他的手送出去的佛书,相信已超过一百万本。台湾另一
& v4 j; ]7 T4 Z1 b位翁仁明居士开了一所维摩诘书屋,大规模的赠送及流通佛书,自己常常到书屋4 ?( P% {( G9 N4 y" S7 k$ c
去照料。他们二位都是将生活与法施打成一片的好例子。
2 n+ I4 K( O7 u' P  l% u1 e4 s
0 A$ H# U  R% C2 i; I% T/ z    财施也包括了物质,有的宗教,规定教徒要将每个月收入的百分之几捐给教
7 o+ L, e/ E$ H5 Y) c) G堂,佛教中一般来讲,都没有这种硬性规定。其实,这种每月得捐若干的办法,
7 `8 a' ~- r) `9 S8 r也有它的好处,至少可以每个月提醒您一声。假定您能自己规定,我每个月一定0 J* J2 U* T. E
捐几块钱给某一个寺庙或某一种义举,久而久之,您就养成财施与日常生活打成$ X, v4 t# I" l# o1 z
一片的习惯。至于随时随地助人之急,不论多少,都是财施,都是善因,必得善
, l5 c% c" G8 \2 n5 l/ ]报。' I$ f2 n$ Q& ~* N* u4 k# X) T
( ^5 Z# ?; k8 H
    无畏施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修的法门。一位善尽其职的护士或警察,% `6 V0 V! |* S* \' T9 _
即是减除人们恐怖的好例子。无畏施也包括了不要造成对方的恐怖。记得小时候,% D; h8 Y+ w  i" V+ w( M4 b
有一次跟著母亲去绍兴乡间一家替我们看管祖坟的人家,偶然间看到一件事,使
. w* ~# f7 {- x1 Q" k7 g我留下一个始终磨灭不了的印象。这个人家的主妇为了要请我们吃饭,去杀一只4 ?6 r, Y1 f, ^4 g& P% O( O# g
鸡。我正好看到那只母鸡拚命在前面逃,这位主妇拿著一把菜刀在后面追,后面4 Y6 D* H/ j; j' h1 {
还有几只小鸡在吱吱呀呀的叫。这天在餐桌上我看了鸡肉,实在吃不下去!这即
3 H; F$ N7 l5 M/ n3 h9 r# T是无畏施的反面,世界上的这种情形,或比这更惨的场面不知有多少。要天下太
4 ~4 U0 Y7 [/ ?  U0 q. H平,要都市中杀盗的罪犯消除,看上去并不容易!因为有这共业的恶因,必然会. b3 r8 C0 `, A! c( [' ]# e
生共业的恶果。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自己行无畏施,也能劝人阻止人不杀不害,, \: p' c3 h+ |  S) i  \4 w
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修行。
' ^/ w, I5 S3 a6 E
0 |* e, T' d/ Y- ]) \: p2 j: i    现在我将上面的四点再归纳一下,这是各位可以自己订的功课:
6 g* t! Z2 ^$ g" F* a, ^2 ]/ q+ A, W: ^$ V
    一、要订立一个可行的早课。0 h" _3 w4 |4 R% u

% J8 c- m. k6 w0 P    二、一年至少要认真参加一次七天或以上的修行法会。
+ N5 }6 K4 b' U. Y( k  p; G  N6 a; |& J: C, n
    三、要随时检讨认识自己。! F' z' ~+ c; J: L( y" L; o$ r
3 r5 T0 X2 P( m" E9 q8 R: a
    四、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修行,随时抓住机会。6 G2 u7 k7 o2 M+ d4 M# A

! R- ^* P- W1 T5 n7 O# ]    因为在家人修行要靠自己,别人帮不了您多少忙,所以健康对您十分重要。
- X4 P. g  j+ U, C0 d近年来,美国社会已经由医治疾病逐渐进步为预防疾病,这是一个好现象。希望
: y. N* Z# E/ u% W各位同修对这一方面的新知识,尽量接受。您身体健康,住世久长,修行、种福、8 a7 N2 \3 f9 ~% Q
积功德的机会也就增加,非常重要。
, I% t- c& ^$ ~
. o# [* y9 J' C, E# a) \    我自己近年来有三种警□及一个目标,也想贡献给各位供参考及讨论:一、: U! ~% y% F9 ]- q& p
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二、不要批评。三、不要为烦恼所转。并以福慧双修为目
% A9 w- H, f$ ~2 {标。9 W2 R3 f4 h$ G# f) i' `4 w
" [0 [; M" h7 ]# ]" \) |- j$ \
〖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 z/ i. }! i- ^

+ }( |& d( p9 S1 n4 S3 |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 }$ B7 h( n8 y& `9 @5 p2 |# o
子,由一位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高速公路上3 t, E$ B( n6 ]' b7 D
驰行时,右方同一方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那
( e" |4 }: [, {  l) r时我正睡著,只觉车身一震,「碰」的一大声,惊醒睁眼看时,只见那辆撞我们. p) x7 n7 q- @. w4 Z" c
的车正好一个跟斗翻了出去,我们的车也马上停止。后来方才知道那辆车正好撞7 D8 H& X: m1 H' c6 ?  A
在我们的车前后门中间的钢骨上,这是这辆车最坚固的一点,所以那辆车被弹了( Q' n. N4 P, N. J8 F6 \) n0 R6 c
出去。各位请想一想,如果那辆车是撞在钢骨的前方,即撞进前门,居君不死即
! Y  q% M3 a; @$ s$ g伤;如果稍向后,撞进后门,我不死即伤,这真是差之毫□的事。如果撞在后车' h4 g0 [. q# z# z, p
门上,今天我就不可能和各位相聚!
4 [: i4 @: c! C( t8 B) m$ x  q. Q
$ I' i8 u/ n0 B5 p    在现代的高速度社会中,一个人随时可以死亡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相信% R1 n5 M% y( Q' G$ K8 [, W
各位亲自遇到的经验也一定很多。所以,我这一个警□ ── 不要以为一定有明
( ?4 J: |: K8 V$ I天,并不是故意恐吓各位。; l# C2 u6 F0 b0 d
5 ]- [/ W3 L, {/ @
    常听见做母亲的会说:「啊呀!我是很想修行呀,可是孩子还这么小,家里
/ ^8 K5 o( L% c0 ^的事情又忙得透不过气来,那里有时间修行呢!等孩子们都成人了,我那时就可
/ n( Q# H/ }5 Q) G0 _- \" {' e- ^以安心修行哩!」各位,在座的年轻母亲很多,不知有没有生起过这种念头?我
9 S2 D( {  J7 ]. O可以告诉各位的,有一位母亲十多年前曾这样说过,可是她现在正忙著替女儿照
2 d* ~$ F) f' I/ Q. @料孩子!
' w+ p9 S4 w( H9 R" n* P4 j$ v
& u& @6 e2 k5 H5 O    也常听见在做事的朋友讲:我很喜欢学佛啊,可是现在每天上班,事情实在1 B) e( S2 B7 S+ g; k
太多,不如等我退休之后,一定可以专心修行了。也有人说:现在那里有时间修2 d5 T' x$ A* I# W5 S
行,现在得尽力赚钱,不然等退休之后,连生活都没有保障,还谈甚么修行。
. P7 p' A# k) _' R5 x, C! C9 v6 t3 k/ {1 E% {2 J2 h
    各位,我和我的妻子和如都曾有过这种念头。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到这个问
4 H6 |6 E, c' B题时,和如曾问我一句话,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她说:「您知道您能活到几岁?」8 I! X& s4 ]& s" {+ x* M5 \! r' o$ C
我说:「这件事可没有人能知道呀!」她说:「那么算盘不能打得这样如意呀!」8 P! K/ G+ Y* W$ r$ g
各位,您们觉得怎样?六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不能等到孩子成人或等到退休就先
! t4 G9 B4 L, q9 Z走的,已有好几位了!
5 e$ K% F$ G5 B  t& C. N$ b8 [/ ]. i8 Q4 o( _  i% S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显公法师在大觉寺主持的佛七,令我回忆起十七年前我! k$ C5 @" K9 b. u! i! A: ~. r
在大觉寺第一次参加佛七的情景,不觉生起极大的感慨。因为在这短短的十七年
5 f+ n$ _3 Y- f* K. ?& z/ @. ]中,共同参加第一次佛七的在家佛友,竟没有一人在此次重见。就我记忆所及,
5 c- N' `$ x0 w; c9 v其中已有七位先后去世!如果这种事实还不能使我们相信无常的真理,实在可以
0 ?; q% q) H' G0 G& Z说沈迷得太可怕了!
8 Q( u2 N" k( R1 k1 F# K. T. G# A
( l" _) E8 _9 J1 r: ?: E+ z    所以,以为一定有明天,等明天再修的观念,是在家人修行的大忌。  Y! T4 j" z: u' q. z: b+ P* v

6 O' G  R" y/ Q3 Y) W
% p8 f  N8 S# \3 m" P) |〖不要批评〗
9 J, Q. L& V" L3 n: Z; I7 j2 E  O" g4 O, c# t/ l
    我所讲的批评是包括了批评事及批评人。
& H& z- e) y$ E! _# g! k  l7 o) Y4 ?# j' b# M  E% |( ^
    不批评并不是说不辨是非,在您没有证入本性或空性之前,应该要辨别是非,
; D8 p- z. h9 ]0 b应该对是非有所取舍。我的不要批评的警□,一是要慎重三思,不要轻易批评;
) x1 |2 c# D* k- ~' D二是减少造恶业的可能。各位,我们得自己承认,我们的智慧实在不够,也没有
. m( L$ U* t8 M5 h$ T8 y天眼通,看不到一件事今后的影响如何,因此批评很容易有错误,或者有所偏,
; U( y3 @$ K, ]不够公正。错误、有偏或不公正的批评,害人害事,就会造成恶业,而最易犯的
0 |" P7 X  H) e! Y4 m是口业。3 b3 S% b; [4 `, c

( Z( }0 S/ ^7 X% ]+ F  `& m/ s    各位,喜欢批评人是我见我相强烈的明显表现,是成佛的极大障碍,也是我+ Q% p/ `3 s5 r) ~2 C  j( ~& s
们在家人极易犯的毛病。其实天下很少有绝对的坏人,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及短& M3 P7 {4 y( T* z2 H
处,重视一个人的长处,帮助他发展及发挥他潜伏著的长处,是真正善于教人用
0 x, @. T6 @! V0 j7 _人的人。批评往往会增加自己的烦恼和我慢。9 B6 F3 R3 f, Z. n) j

% o: |" b  I% q; Y; k, Q. }    也有人讲,我是为他好,所以批评他。也有人讲,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民1 @! p1 U! P4 x! B
主国家,就靠老百姓可以公开批评,以防止作威作福的弊病。这些话都有它的道1 l+ |2 }1 Q5 B! [
理。我所警□的不批评是不要轻易任性的批评,须知道批评也会使人生反感,错6 @6 h) j: G9 ?7 c
误冤枉的批评更容易伤阴德。
* W' ~. u9 t! j: q
7 i6 K# J0 t! b% `- v
, K, k% J' ?4 X" X2 w〖不要为烦恼所转〗
4 G+ d' q/ a4 z! J5 P# K$ ~3 z) L) N; S- f+ u
    各位,烦恼并不可怕,所怕的是为它所转及由它所引起的业障。怨嗔、灰心、
/ d0 f1 c! I; m0 R( T5 @退心都是由烦恼所引起,也即是为烦恼所转而产生的后果。
9 D1 T. V& a$ n. P6 W( e- U# i9 T8 A0 b8 `$ ~& [$ s
    记得中国对日本抗战的时候,我从德国回来,在中国昆明负责电话厂的制造- i- g: ~, l# q9 t# V& f
部门,赶造军用电话机,上面逼得很紧。我那时才二十八岁,督促著员工日夜加
% i- a4 A& p/ u- ]+ `- h班,根本没有休息,还要跑空袭警报,也没有星期日或假期。可是后方昆明的工. a$ r' W9 f8 ]2 L* D6 v5 p
业条件极差,甚么工具都没法补充,往往有因为缺少一件器材而不能制成成品的7 V$ D& ?3 ~% v  M4 e
现象。近半年的工作,真可谓心力交瘁。有一天黄厂长到我工场来,说我们还有
. s* E4 I7 |  C6 I近一千架的军用电话机没有交货,重庆又有电报来催。我听了黄厂长的话,一声0 ]. i. F- h/ q! [' Q: `
不响。他走了之后,我马上回家。写了一封辞职信,叫妻子和如送去给黄厂长。
' Y. ^" J% |4 t- A* Q2 L和如看著我,也一声不响。两个人都流了泪。那天晚上两个人几乎没有说话,和9 q0 f4 }2 {+ ?5 J  O
如知道我十分烦恼。第二天恽总经理及黄厂长同来我家中看我,半软半硬的叫我' b* |7 a& ^5 A( C; x" v% d
将辞职信收回。各位,毫无疑问,我那天是生了烦恼,而且为烦恼所转,因为我7 N+ v& n, \5 h( N2 S
怨了黄厂长,我自己认为已经卖命到这种程度,而他还要来催逼我,因此灰心不
! \; s2 u# ?! R. |9 m# X: i0 q" F干。后来想想,实在惭愧。我那时既没有想到军用电话机对抗战的重要,也没有
- i5 |8 P7 A- t2 A顾虑到失业之后在昆明将怎样,和如及我两人的父母都在沦陷中的上海;更没有
( ?. ~9 W8 t$ P8 t( V; l# D体会到黄厂长受到重庆的压力,而他却不能像我这样年少气盛,一气就辞职不管!
# g" u2 O. D! r, M/ `% }  {" h+ s各位,后果可能如此,这就是为烦恼所转。6 _/ E  E0 L. t. y8 R- \% C* q

+ m' }% q5 l$ K! \* K% W0 Z- J, \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这种情形,觉得已经学了很久一段时候,
- Z# B& u. Y, F# b6 R* G, {可是还不得要领,因而生起烦恼,为烦恼所转而灰心、退心、中断。像这样的修0 y5 w. ]8 Z! W9 o( h' G
行,极难有所成就,结果是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到头来还是没有把握,随著业
6 `2 H, L; S" U. [5 [报流转。
- l/ E7 i* M+ `* Z1 N5 A' ]3 O1 d+ P( r" B$ ~4 `$ z  ~+ X
    因此,为烦恼所转是我们修行的大忌。各位,烦恼不必怕,它会自生自灭。
* Q9 e) a4 G4 ^7 e0 z一感觉有烦恼时,马上想甚么是这个烦恼可能引起的后果呀?是怨呢?是恨呢?) f: R0 P# Y, f: u
是灰心呢?还是放弃呢?这些后果乃是我们的大患,因为它们会像癌细胞一样扩# ~' {8 O6 j4 U9 }' \
大,果又变因,因又生果。烦恼已经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后果会造成无穷的业9 |7 Y+ o8 @7 O% Y% I5 ^7 [
障!所以,各位,我这第三点不要为烦恼所转,是在家人修行的一个重要点,盼2 A# d2 ~# T% {" a8 k, M
望各位细心体会。: S0 G! {4 M9 r. d
+ S& p$ S5 g. p3 @: r% |- A) b
    现在是我的总结论,即在家人修行要福慧双修。福慧双修各位都很知道,其
; l' F- m/ K9 B# z* r- i- A/ X实用不著我多讲。我所想贡献给各位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以往的几十
0 v  o9 d# k  ~/ K3 Z7 a年中,虽也零零星星的读过一些佛书,做过一些善事,其中也有可以算是修福的,
: z+ y3 A9 W+ r" p0 E6 U! E也有可以算是修慧的,但并无一定的目标、标准或做法,只是随缘做做而已。所
1 @& \# ?; R/ p9 s( N以,几十年中我划的这条小船,可以说尽是游荡于大海之中,没有确定的方向,$ r+ }: W5 t0 o0 L5 b
也没有上劲得力的划。近三年来,因为研究了《金刚经》,对佛所讲的「菩萨于) |( @) s/ X. y5 Q0 M6 a& p
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颇能相应,遂将这句经文作为我修福修慧的指针。
/ G( j; c+ s' T
2 G: u# D9 e! t, p- g! h( x〖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6 j  e1 s0 G9 m; Z' |! {
) r; m/ k& ?4 K. Y    各位,「应无所住」是修慧,「而行布施」是修福。「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b1 R5 `+ J/ q) X
连起来,就成为不住相的修福修慧,是无相功德。9 K& M8 U6 t- p

& F, k6 ?! G4 \. |: M    甚么叫做「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呢?我举一个例:7 u, S. w# Y; A3 Y

5 w. d5 ^- }6 _2 l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说:「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 }( G9 q, {- t3 C  G4 }0 K: E
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3 @9 G! J0 G' G
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0 q( w/ k* ]" @/ j/ A$ ^0 d
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各位,请想一想,百4 O" H0 U% V/ _8 z' C& o; A+ j
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这福报大不大?这就叫做人天福
7 B  A3 t1 ]7 P6 f报。像各位现在赞助庄严寺造大佛像,修复千年破旧的古观音像,都是这种人天
6 n+ A% M) G" L+ ]8 b* h! I福报。可是,人天福报,大是很大,还是有限的,为甚么有限呢?因为您有所住,
! p' Q- g; M! o( _' r住在那里呢?住在您是为自己求福,对象狭隘,所以福报有限,这就叫做有相布0 i# f7 X- \. Q2 e: m
施,还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N1 K4 V& F$ s3 b: U) I. f2 U- Z- R
; D. I. G; ^" C1 J. T5 |% y
    佛在《地藏经》中接下去又说:「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 W) W3 N  P+ H  }5 N/ w
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发回向心,即是将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 e% T& [. ?* a- I  {4 d+ r
众生,你本来要回向的自己、父母、子女或一切其他人,都已包括在内。各位,- U) `2 h4 E% N+ b
法界无边,众生无量,所以您这回向的对象,也是无量无边,这就变成心无所住。! E7 D  i  B$ A  F; v0 o, j
如是布施,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福德也就像经中所说,无量无边,终成
; l9 m7 w+ G5 A7 ~佛道。" Q, o1 w% Y0 t- G. K1 v6 Q
  \1 Z) n0 C& t9 d' ^; E
    所以,各位,我们在家人修福慧,只要记住一个最要紧的口诀 ── 随时抓, n. P1 A, d$ A2 E" u, m
住机会,尽量布施,任何好事,都将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6 r/ {( D$ g! G( e8 i( K! s' b6 B  U+ ~
    各位,我这里所讲的,比较严格,有些人或者会觉得难以做到,特别是欢喜
) B3 t! t0 l# T& p: s早上多睡一会的朋友。不过我所讲的,句句出自真心诚意。各位,如是因,如是. C# I- J* A! U8 R/ @1 P
果,是千真万确的,不经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希望各位不要阅过就算$ j' l! q' S* N3 v- k
了,要能真正得到益处,这是我衷心所祈望的。
7 p2 e9 g9 K) `$ g* G, s$ I8 t
! f6 _( K: ^) t! X! P(摘自《慧炬》第338, 339期)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星云大师 -- 在生活中修行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
9 k2 a  [" q7 E/ d
0 G! Y9 ~% k: L, ?3 B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Ψ�θ�素、保暖就好;吃饭,只要吃饱就好;住,只要空气流通、安静就好;行,「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不如你;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馀。」因此,在衣、食、住、行里,只要满足、配合我们的身分,就是修行。
/ l) a: n0 Y8 `: e. c7 y9 Y5 `' l& R# f6 U' W+ N
二、身心活动的修行:一个人每天手要做事,脚要走路,眼睛要看,耳朵要听,心里要想、要分别,所以在身心的活动里,要做到手不打人,嘴不骂人,眼不乱看,所谓君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举心动念都应该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 {6 R; j. t9 A5 t7 s  s8 j  r" `  Q+ R0 C
三、人际关系的修行:在人际关系里如何修行?人我相处时,不要看不起人、嫉妒人、欺负人,应该尊重别人。抱持你大我小、你对我错、你有我无、你乐我苦的观念,这样就能促进人际的关系。
0 B( G; k9 d. [, Q
: A+ d7 c/ i+ ]5 ?7 B四、金钱财物的修行:自己不要太过自私,太过贪心,喜舍是很重要的,金钱不是一切。金钱可以是毒蛇,也可以是良药,端看使用公费者的心态。要会用钱,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才是财物之利。
4 O9 a4 ~) b* u, t: j; S  _, O8 a% v( G" h. l5 f3 x
在生活中修行,有四点参考:
, i7 V2 F2 B: G, v$ `! s一、衣食住行的修行。
8 o( I* w; A# t. ?- p  \; l8 h二、身心活动的修行。  n6 Q, X# _% P; F7 s+ d' T# s7 L) N" L  H2 s
三、人际关系的修行。) X  l9 C( f* s, X3 C3 D
四、金钱财物的修行。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星云大师 -- 如何过一日生活

禅宗说:「日日是好日。」我们要把每一天过得很实在,今天把今天过好,一月把一月过好,才会一年一年的过好;一年一年的过好,才会一生的过好。我们如何过一日的生活?我有四点意见:/ a9 B+ c2 S1 |4 c0 Y: p
! T" r6 T; I$ N1 {, h
一、每日说好话:一天当中,你自己盘算一下,你说了多少的好话?过去袁了凡先生,他每天都用「功过格」检讨自己的功过,反省一天之中有多少功德过失,并且老实做记录。比方说:我们每天跟人家讲话:「你早!你好!」就是好话;「谢谢你、对不起」,这就是好话;「我能为你服务什麽吗?我想为你尽一点心力」,这都是好话。或者你见到一位妇人,赞美她的家,赞美她的儿女,赞美她的丈夫;你见到一位学生,你赞美他的老师,赞美他的学校;你见到一个公务员,你赞美他的同事,他的长官,你能每日多说好话,就有个美好的一日。2 `$ U7 h4 A* m4 j8 @- i* t0 u9 Z
- a0 _# u0 ?2 M% n
二、每日行善事:一天当中,你做了多少好事?比方说:看到垃圾,能去整理乾净;交通混乱了,我去维持秩序;我到哪里,都给人一些服务,给人一些帮忙,我每日行好事,就是充实的一日。  i) ?" i5 u& n) a  _. \

$ i$ ~3 S" z. I) t/ D/ X三、每日常反省: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反省自己的功过多少?我今天讲的话适当吗?我今天做的事做得周全吗?我今天有什麽伤害了别人吗?你能常反省,就会改过迁善。; k! {. E  B5 F
. ^3 `! T, O/ R( y: ?" M
四、每日多欢喜:我们一天当中,如果都是忧愁满面,都是非常的烦恼,日子会很难过。假如每日多欢喜:我吃饭的时候,感觉饭很好吃;我睡觉的时候,感觉到很美好的休息;我会客的时候,感觉很有人缘。你每日多欢喜,日子就很好过了。
' k% c4 q7 v/ A2 }; K1 c9 K
( M8 l) u0 Q& a  z% F; E- D. v# A所以,怎样过一日的生活呢?就是:" o+ p, ?5 Q5 h: G
一、每日说好话。
8 ~6 [, J4 S" P6 Q- M二、每日行善事。" l  d4 H& z* U) S. a7 g
三、每日常反省。
' M8 p; {6 Z+ U3 |" H5 z2 E9 E" |# Q四、每日多欢喜。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星云大师 -- 如何修持身口意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有时候我们讲修身,有时候我们讲修口,有时候我们讲修心、修意,究竟要如何修持身、口、意呢?9 _' u/ O; \0 p$ D, w
1 }* \# D' d; Z
一、身常行慈,不杀不盗不淫:我们身体所犯的罪恶之中,最严重的就是杀生、窃盗、邪淫,也就是杀、盗、淫。杀人、伤害、打人,是犯法的,窃盗、抢劫、绑票、侵占,也都是犯罪的,甚至於邪淫、不正当的感情,有伤风化、妨害家庭、拐骗等,都是罪恶。如果身常行慈,不杀、不盗、不淫,就是身的修行了。
! n6 w3 a; [0 ]7 O9 `; \" R' j
8 [( |) e" o7 ?2 S- j二、口常行慈,不妄不假不骗:口舌,最容易造罪业,假话说成真的,是妄语;真的说成假的,挑拨离间,是两舌。「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口,能像刀剑伤人;口,也能做功德,口,也能修行。有时候我们赞美别人几句,却产生无穷的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多多用口修行,不妄语,不说假话,不欺骗人。
6 b# P3 J0 X  a" W) w. D4 r
7 p- P7 V& N9 ^& L' X三、意常行慈,不贪不瞋不痴:贪、瞋、痴称为三毒,是我们学佛的三种障道因缘,由於它能毒害我们心中的善法,使我们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因此学佛首先要去除贪瞋痴。如果我们的心中充满贪欲、瞋恨、邪见、愚痴,就像杯子里装满了脏水,如何能接受清净的甘露法水呢?所以出家人称为「沙门」,亦即「勤息」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因此修行要常行慈悲,要不贪、不瞋、不痴。0 h* \6 W1 p! ?5 O( }  L
4 m% o1 S1 V9 z3 ], A5 D
如何修持身口意?就是:
: q2 Z7 b7 I4 d- S+ O一、身常行慈,不杀不盗不淫。* p5 e+ W1 R! @7 y& `8 L
二、口常行慈,不妄不假不骗。
% c" l  m9 I! ^9 j* D) i! Z三、意常行慈,不贪不瞋不痴。
老柳教车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星云大师 -- 自悟修行

我们对於世上的知识、财富、爱情……等等,总是期望别人能教导我们、成全我们、爱护我们,甚至於觉悟成佛都希望别人帮忙。但就禅宗而言,世间上的一切事情,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靠自己才是根本可行之道。过去,有人问禅师:「怎样才能开悟?」禅师回答:「我现在没有时间说明,我要去吃饭了。」你能代他去吃饭吗?他能代替你开悟吗?吃饭、开悟,全在於自己。如何自悟修行呢?有四点:
# [7 i5 q' e. ~5 P0 w, s
4 h6 Q/ s. h4 [7 x2 L" P) a一、要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观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己的心动不动?观照自己能否把持自己?凡事要多多反求诸己,宽以待人。
9 }0 m, I7 q2 ^( O
; N& M! s0 ]1 b+ Y8 s+ n" y二、要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己的心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净化。我们的烦恼虽多,但今天除烦恼,明天除烦恼……,八万四千烦恼总有消除的一天。1 `) n' P3 l& }6 D
" X. z: }  l7 t0 U1 Q+ r
三、要自我实践,不假外求:佛法告诉我们,为人处事与修行都要靠自己去实践,要自己守信、守时、守分、守约,不向外觅求。
! k/ k2 P6 Y: W1 L( V! A% I5 e) `0 F& q" ~% L
四、要自我离相,不计胜负:世人太执着於相,太爱在表面上、语言上、小事上斤斤计较。计较人我、得失、胜负,使我们天天陷溺於人我是非、得失的风波里,不得安宁。因而我们要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被迷惑,不计胜负,进而臻於安身立命的境界。
: p3 w/ ?7 @/ u, Z: j2 V5 m
) \6 G& {8 ~! H! ]& W「自悟修行」之道看似容易,真正身体力行却是一种自我的考验,虽然不易实践,但还是必须靠自己,任何人都无法替你开悟,替你修行。唯有自我的体悟,方能对人生有更加清明的领会。自悟修行有四法:% p2 k" y$ m! v5 ~, o, p

+ t+ c0 Q( ], i( _- D7 W一、要自我观照,反求诸己。& Y6 l6 u$ n4 `3 @
二、要自我更新,不断净化。
' {5 v5 u; H  Q三、要自我实践,不假外求。
: Z5 W" p  R, K2 G& `四、要自我离相,不计胜负。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4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星云大师 -- 如何欢度一日的生活

人每天都在生活,如何让这一日的生活充满欢喜、快乐呢?! \& ~  I& @/ x) O- j% T8 ^

2 v6 P/ |$ w) v3 @4 z* k1 {一、饭前五观想,饭後百步走:无论是在用早餐或吃中饭之前,佛教告诉我们都要有五种观想,其一是当思这一粒米、一碗饭、一盘菜得来不易;其二是要权衡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享受?其三是要防备自己的贪心,不要过分要求;其四是将吃饭视为吃药一般,是为了疗治饥饿的毛病,吃饱了,饥饿的毛病也就消失了;其五就是为成就佛道,为了藉假修真,我们才要吃饭。如你这麽想,必定欢欢喜喜地吃,吃过之後,要饭食经行、散步,所谓「饭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6 Q0 T5 s9 U3 m: w' l/ ~
. g9 c; ^% m/ W; G! P+ F
二、每日要早起,遇食要少吃:也就是每天早起身体好,吃饭不要吃得过饱的意思。过去,我们中国人的习惯都是劝人家多吃,事实上,多吃无益,反而有损健康,所以少食是良药。" {/ d) E9 H& D; T7 I
5 \+ L1 Q" P5 s& v( v) O+ g: t
三、早起十念法,晚睡一炷香:假如你是个佛教徒,在清早起床後,你可以一口气念十句佛号,反覆十口气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晚上睡觉前,静坐一炷香,让自己能够安然入睡。
, l' v3 n7 n& w9 Z
. T$ P9 ]6 H$ u, q/ B4 |0 T四、生活要放下,生死不可怕:在生活里,一切的荣辱、得失、有无,都要放得下,不需要太计较、太认真,就算是生死来临了,也应无所惧。为什麽呢?因为人的生死是有轮回的,并非死後就化为乌有,死等於搬家,换一件衣服,换个身体,不足害怕。
; A/ N: ?6 y  h
! v% l5 a! a- v9 \欢度一日的生活方式:3 ^4 C& M4 T5 ]8 ?) Y3 u4 U
一、饭前五观想,饭後百步走。3 ?" A, U9 R  l. E' |4 U
二、每日要早起,遇食要少吃。
5 J% m+ S5 f3 l; F$ c% |1 g8 J三、早起十念法,晚睡一炷香。9 j: u8 N3 \1 w' q' [
四、生活要放下,生死不可怕。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09-8-10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16 04:13 , Processed in 0.30402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