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 鸡蛋( 0)
|
· 1.終末遲遲未臨
3 |8 R* f" V: H9 Q, m
/ Q$ x5 m4 c# L M 6 z" O5 V$ \9 K! M6 |) A( j: E
; P9 \9 t; i% t, w: P本來,按照耶穌時代受猶太教影響的人們的想法,基督的降生,就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世間的君王的勢力就要消逝,但是,基督卻被處死刑,被羅馬政府以叛亂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世界也沒有因此毀滅。基督的復活,原本可能是所有為義而受難者一起復活的日子,也就是真理公義真正得勝的日子,但是,復活的信息只在基督徒當中傳播著,整個世界並沒有立即發生動盪,當權者仍是當權,不公義的事照常發生。「上帝國」離這個世代還是很遙遠。! J. s3 _. _4 Q) D9 p- J
& M) E6 ]: _% [6 ]* F 6 x; i' M" J; s
3 Y* E2 s' d5 ?: U h9 }" R; b2 l2 @
受壓迫的基督徒並沒有放棄希望,現在他們渴望「基督的再臨」-復活﹑升天了的基督會再回到地面上,將這個世界加以轉變,與堅持到底的信徒共同統治世界。
! f0 k! H3 Y7 Y8 }0 |# Z8 @3 O6 g8 I( k0 a0 e& g! T9 J5 A+ [& m
# E, y1 W; `9 t: P0 H4 O' w2 W
; \0 W* r3 ]$ o" l( x- j+ ^一位教會歷 史 教授Gerhard Ruhbach(已故)常用一句玩笑話來形容這種奇異的等待狀態:「基督徒們一直在等待上帝國的臨到,臨到他們的,卻是教會。」3 E: p2 e: s1 ]9 ~" x- w! b
3 a; N1 t4 o5 m* }2 s
' e; q! z6 G. Y7 X* [) V c2 z5 f* e7 E$ L3 d: T) |
意思是說:早期的基督徒根本沒有想過要去組織一個龐大的﹑普世的教會,他們分散在各地,在家庭中聚會,生活貧苦,但在經濟與精神上不保留地共享,忍受政治壓迫而沒有政治企圖心,一心只等著基督再臨,改變整個世界。但是,基督遲遲不來,信徒越來越多,團體生活的問題越來越複雜,當 羅馬皇帝 君士坦丁在西元311年停止對基督教的壓迫時,他提供了教會組織的發展空間。在啟示錄中被寫成「罪惡的淫婦巴比倫」的羅馬帝國,現在卻變成教會成長的土地。, o( U# R$ {9 f: D, m
0 c" I* |5 v6 ~$ U+ G
( {, F! z% z. c/ ?+ u! p1 b9 B
! C. i- ~+ s2 ]
對長期遭受壓迫的基督徒來說,突然得到帝國的認可,被壓迫者突然變成有權力的團體,這是非常驚人的轉變,已經帶有「上帝國就要來臨」的味道。: C9 R4 y+ k7 k
0 M/ _- ^. {' S9 ^
/ a9 \: Z% G$ a: u* a, M3 I+ K4 b. f5 t5 ?
早期的教會歷史學家,不由地會將君士坦丁大帝給予基督教生存空間的事實,解釋成:魔鬼已經被捆綁,基督已經勝利,平安的千禧年,就此開始了。人們將注意力由遲遲未到來的終末移開,開始熱心地為基督教在地面上的存在與擴展努力。: x/ u5 K2 i' B9 Q4 Q
- m% F+ l g* i; K : D# q& {- r; \; h/ E+ i5 d
- U/ ~' K$ l( N! ?! [: j& _2.活在千禧年裡/ c" R. v4 d" |% ~4 y7 P- |
2 E |2 H* K3 W# K O1 c
; d, y8 b- V5 ^) @
+ K4 U7 O( c% ^' U, x$ x% N" n+ U 這種「活在千禧年」當中的生活感,主宰著西方的基督教,也帶來各式各樣的歷史觀。
! p s+ S- P% I. F2 V9 I' x5 g n n/ h" l6 R; Y# F4 h
( V! Y- H/ _4 m d$ t; \# I% P' @ s" w
一個盛行的觀念,認為基督進入人類歷史之後,已經將俗世歷史變成一部「拯救史」(Heilgeschichte),基督降生之後歷史發展,是人類向著最後的審判與拯救的發展。許多人認為,這個拯救史有一個地理的中心,盼望要由那裡發出來,救贖要從那裡開始。猶太人認為這個中心是在耶路撒冷,基督徒在耶路撒冷毀壞(西元70年)之後,則逐漸認為,羅馬是拯救的中心,蠻族攻進羅馬城之後,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又成了許多歷史家解釋中的「新羅馬」,伊斯蘭教的勢力在1453年終於完全佔領拜占廷帝國的土地,東方正統基督教(Orthodoxen)的中心移到俄羅斯,莫斯科在十六世紀之後,自認為是「第三個羅馬」,是拯救史的地理中心。
" i* [3 ~2 }9 |0 K" R, I6 Z! f- N0 e
; _ @! Y9 g% p3 Y 4 R+ w+ {9 t7 _/ L
, u) C4 B3 g+ E 從初代教會開始,一直到現代世界,不斷出現有人想為「拯救史」找到地理位置與時間的進展中清楚的定位。換句話說,人們想要預知基督何時降臨?在哪裡降臨?他們分析聖經中的描寫,比較人們經驗到的歷史發展與當代的情境,希望找出歷史的走向,和歷史的結束點。
1 n' I+ y- t7 @; n% d# E0 Q
8 O1 E! Z! w7 u: t T: K
0 x5 y9 M/ q$ |! {! ]5 H; R* H- g% e( j6 Z
另外一種面對終末的態度,可以舉出中古早期重要的神學家奧古斯丁為代表。奧古斯丁並不在外在的歷史中探求終末的點。2 z' K- X( S. J7 b
' n' j* N# N1 U- Q; s
) U) r2 h- C6 D2 Q+ [
( C- B% o" U" n) n+ ?+ |1 c0 s2 M: u
奧古斯丁認為,我們生命的每一刻,世界史發展的每一刻,都是一個在終末臨到前的時刻,是善與惡,上帝之城與世俗之城角力的時刻。終末的意義在於:邪惡終究會被上帝的善與光明擊敗,永遠的平安會出現。
! M& k' ^" Y6 a, ]7 b9 _ ^' D& }
1 U7 a. o* a$ z$ d
2 Q9 w8 ^% L' m4 @* E6 ~$ n
( _. k _% q" L& d 奧古斯丁影響到後代的歷史哲學。' J! I' `+ D8 C3 Z/ f6 q
7 D4 R4 X3 `8 W) R, `( H
) @/ a4 [9 [/ ?$ s! O* ]- A" h7 ^$ Q) j( x
3.激進的千禧年運動$ [, `' T5 p$ E H0 H# o! ^
C+ |/ A4 S8 h8 Z
& ^; s; b$ n! F+ h
# H) }& d7 X8 Q9 n$ O2 b猶太人的終末論,出現於民族的困境與戰亂的時代,基督教的終末論,則是在基督徒受壓迫的狀態下發展著。對終末的盼望,特別是具體的「千禧年」的想像,常會出現在在經濟﹑社會地位上居弱勢的﹑或被強權壓迫﹑或與俗世潮流不相容的小團體當中。流亡的猶太人與不被帝國容忍的基督徒,曾是這樣的團體,終末的盼望對他們來說,是生存的力量來源。
/ J6 X, y5 R& t' w9 U9 \: {: W
* b/ |) s& q/ d G: b, e2 t& E % u; e6 m6 C4 `+ i8 s
# ^5 M- o9 y* p* ~; B
自從基督教成為歐洲的主流宗教,教會團體不再是弱勢無地位的,在教會的主流思潮的終末論裡,便很少在出現期待末日臨到時,對政治體制﹑經濟生活的革命性改變。但是,被稱為「小群」(Sekt)的激進基督教團體,卻實踐著搖撼深層結構的「千禧年運動」。6 D' D& R/ C6 u
( D# s2 X2 x4 ?% q- r & z+ Z2 k" o6 d3 _6 G! U9 |
; B2 {* E% E1 U: \$ z& `5 g8 \: m 這些激進的千禧年運動的團體,常是由有特殊靈力與魅力的領袖在領導,在經濟不平等﹑政治有高壓的環境下產生。中古後期,在起義的農民當中,「末日近靠」的思想很流行,猜測那日子的日期的,也大有人在。起義的農民與他們的領袖相信,他們是讓千禧年臨到的工具,透過他們的武力革命,革掉腐化的教廷,推翻封建領主的壓迫,基督才會終於降臨,與他們這一群選民,一起統治世界。$ s: P, b! p& z5 k
# Q( x, P( @: a, z- h$ a
. G# r0 M, P5 ^8 L! K" Q+ Y
" \ y4 l6 X; t. d- C: x
在宗教改革的過程裡,這種自以為是「選民」的小團體相當不少,比如在敏斯特,洗禮派的農民把城攻下,實踐他們心目中的「千禧王國」的統治,以暴力逼居民就範,將政治制度和經濟生活大加變革。這種激進的做法,終究不能持久,這個「千禧王國」是一個充滿流血與暴力的失敗例子。而這個暴力經驗,也使得斯文論政的宗教改革者們,對千禧年論敬而遠之。基督新教的團體,對終末論的興趣一直都不大。- A. I9 w$ h" o3 H$ z3 m. b+ { f
! \: M1 O" A0 ?) [
, }0 F; ~. ^6 Z5 H. H0 F+ P7 n" o( ~8 \2 b$ K' y( M) ~2 L& n& e$ a
移民北美的清教徒,因為有受迫害的經驗,倒是不時有自認為是上帝選民的責任感,很致力於用他們的信仰來影響世界史,期待徹底實現「千禧年」的「基督統治世界」的理想。美國的逐漸強大,也讓許多美國基督徒喜不自禁,覺得這正可以證實,美國是一片應許之地,是新天新地來臨前的千禧之國。因此,難怪自十九世紀以來,深受清教主義影響的英國與美國的基督教宣教團體,在亞洲﹑非洲積極宣教,腳蹤深入西方文明未至之境。也難怪在十九世紀,美國會出現「基督末世聖徒會」(摩門教)與「耶和華見證人」等類似基督教的團體。他們都是有很強烈的「選民意識」,急切期待上帝國的來臨的團體。' B8 Q; D l1 A
: \* @8 v8 {; Y, ?# v* T
( J- [4 z9 F2 z
b# o% F- U7 ?1 [7 h& L; K在台灣的「新約教會」也是屬於以終末論為信仰重心的團體,他們相信上帝國降臨的地方不是耶路撒冷﹑羅馬或莫斯科,而是在台灣。新約教會的信徒因為內聚力強﹑有點「公社生活」的味道,又多是老兵與其眷屬,曾讓國民黨政府疑心為反政府的力量,聚會被禁﹑常受驅逐,但是對這種終末論的團體來說,外來的壓迫反而會增進內部團結,更增加他們是受苦的「選民」的決心。目前,新約教會在高雄甲仙建立了他們的「錫安山」,過著樸素的公社生活,從事有機農耕,建立一片自然樂土,以象徵的符號,來向訪客宣示他們的終末盼望。8 |- @$ @$ `+ a
1 Y+ P. t8 W4 i: J9 Y3 \9 h2 ]
/ D8 \& r7 u# \8 J! J7 z
1 p3 u% Q8 F- i; w9 Z6 X. I. a9 }1 P另外一個很獨特的激進千禧年運動,就是清末洪秀全的「太平天國」。4 C0 ~9 T3 Y/ c4 a- _
+ t% }. S6 F& d1 m + Y) S2 \6 P' `$ H
7 ]# k! m, Q: s7 t% M
洪秀全由基督教的宣教士那裡得到靈感,認為在清末一片混亂的政治﹑經濟危機中,正是上帝國將要臨到的跡象,而他自己,就是完成這個終末的人。他宣講終末盼望,很吸引生活困苦﹑企盼改變的勞苦大眾,因此很快就有他的群眾。洪秀全把中國朝代興亡的歷史經驗,和基督教的「上帝國」的盼望結合起來,建立了「太平天國」。) }( f5 L8 \0 _1 R. g
; @1 {/ a* |4 z& R
$ k* m6 W0 r7 b2 u
, L; F f: b( G. t# k$ t 「太平天國」是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宗教史主題,值得再深入研究。西方在中國的宣教團體,因為洪秀全不依基督教主流思潮解釋聖經,或因太平天國的暴力潛能,更因清政府的勦滅太平天國的決心,都與太平天國劃清界線,沒有一人敢支持這個民眾運動。到現在,在西方,還是有人問:如果基督教遍傳世界,上帝國就會來臨,當初,為何宣教師們不利用太平天國的極盛期,經援太平天國,讓整個中國進入「神治」的時代?
4 u" s9 [+ Z% t8 m+ S+ D
0 a O8 t4 {& Y 7 I7 \0 W% z4 U4 B7 K
) `8 m7 [/ s) p5 d 但是,激進的千禧年運動一旦成為主流,將是可怕的集體主義的統治,是將人在同一個模子裡鑄造的可怕社會,與舊約聖經中所描寫的和平﹑自由﹑人人安居樂業﹑無憂懼﹑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上帝國,相差太遠了。
# N3 y) U) X3 O3 e8 D
6 N' ^- h* s9 M# r2 X# } 9 V2 y2 }: V1 f& s& q1 l |
' l o: z, W }. x( n0 L引自: http://blog.roodo.com/karlatheo/archives/5643815.html
9 ?) x( o+ T# M9 D( e. s* l6 T5 M5 `/ M7 d
; A/ x$ ~7 g6 R7 @. L; S& R
! K/ M- E2 D3 C* P6 d) o**********************7 T6 I4 m2 m$ v8 P4 a
, g6 |* Y9 n7 U* y' Q$ N3 A9 n& Y
- }: f; P' N* y8 n- m
; N/ _2 a( t* z( S$ a8 { 末世論是受苦者的安慰來源,但是不能用來做避世或麻痺自己,這樣就無意義了。
. n2 p0 o/ ]( R* g6 `7 u( f& H
/ v1 }: c( m) ^; e6 P : c* H+ @% x' [0 V" s
3 V; U2 H0 X4 u2 e/ E r' I1 C 反倒是對未來有把握,更要勇敢面對今生今世,好好活出基督徒生命來榮耀主。6 ~) F; Q7 k; E' T! l6 [. Z6 L
' ]7 A) G6 o2 {; N. [
, v# [% ^& I2 |9 I1 Z/ I/ T5 X6 u% E
2 k. q8 u9 t8 E1 U( k( I/ {* m# ]; f
' M0 \$ ^. l0 e( ~ i- \
$ z5 L, |, x4 P
0 t0 P% Z3 U' ]7 }' a o% R6 e" |5 \# j4 F: @& q/ U5 H6 C A, l0 Q7 z X
** 相關閱讀:末世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