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62) 鸡蛋( 0)
|
2011-11-23 18:04:24 古人将修身与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并以此达到保健养生,健康长寿之目的。其中有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归纳起来,较有借鉴意义的有孔子的“三戒”、中医学的“四损”、王夫之的“四看”、嵇康的“五难”、老子的“六害”说。
: J7 `8 w- Q* p1 u' G @& w! x/ G( O- D4 s; C& J8 Y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要等病了再去治,已经晚了,要在未病之前就要搞好预防。 5 {+ {" R9 S6 z" o$ w
& y: M) y1 T. ]) I/ N 养生之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生活的细节应当符合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节律。 - `- r0 a: T: X* K
/ h$ j3 d4 }$ p
古人将修身与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并以此达到保健养生,健康长寿之目的。其中有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归纳起来,较有借鉴意义的有孔子的“三戒”、中医学的“四损”、王夫之的“四看”、嵇康的“五难”、老子的“六害”说。
5 d8 ]9 Y* N- W) G3 p3 R$ J- w. [1 ?2 W1 o0 j6 ?' l# I
三戒 孔子曰:“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其大意是:年少之时,身体尚未长成,气血不足,要防止纵欲过度。到了壮年,身体长成,血气方刚,气盛体棒,易意气用事,故要戒之与人争斗。到了老年,已经开始血气衰退,体力逐渐下降,此时就不要过于好强,计较得失。这里“老而戒得”的观点尤其值得老年人深思。“得”者,“获取、占有”之意也。老年人历经沧桑,深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的道理,更应珍惜健康。 3 x5 p& n, d0 p
1 Q, O0 E7 D9 S
四损 即中医学的“四损”说:“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四损”说告诫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讲“和谐”,在外人际关系融洽,在家家庭成员和睦,工作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和节奏。同时,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尤其要防止暴饮暴食。这样才能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 g9 ~5 ~/ Q# D4 A0 l/ O- `( i$ O* t& T0 x5 Y3 r5 T; Z
四看 即王夫之的“四看”。养生的高级阶段是将心理养生和生理养生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心理养生,也叫哲理养生,它以孔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分析人生的各种遭遇,在处理个人得失及重大抉择等问题方面,给人以明确的目标选择,从而有益于养生。具体来说,王夫之的“四看”可作为哲理养生的目标: + ~0 ] v4 h3 ~( c h
4 e4 X5 V. T4 d* W. ?
一看:大事难事看担当。是指遇到大事难事能担当得起。 6 |* X6 }* W, u# z+ i8 N2 p8 s
# R/ a7 {- D8 {- y/ e 二看:逆境顺境看襟怀。是指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承受。
$ ~2 |! ]7 q# C& s, \( C, }$ D+ y5 G% \% s
三看:临喜临怒看涵养。是指荣辱之中能宠辱不惊。 6 ^" N6 K5 t3 u2 u
7 ^" b: T! n6 m' \
四看:群行群止看见识。是指有远见和不随波逐流。
; i, _& W& a G. B. }9 T2 B. K: k' M; C
做到“四看”,人们就能遇事不乱,宠辱不惊,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会上错船,走错路,成为仁者。仁者,明理之人。孔子曰:“仁者寿。”这正是中华民族养生之道的根本所在。
2 j7 Z* N& b' r8 [. u! h% x
( A1 `! H9 s2 W- `; w% e6 C 五难 是三国时魏国的名士,玄学家嵇康(字叔夜)提出,嵇康著有《嵇康集》,其中《答难养生论》篇论及不少养生问题。“养生五难”是指五种妨碍养生的有害行为:“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分别指追逐名利、狂欢暴怒、贪恋声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稳等行为。以上五种行为都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不良行为。 g6 ~! _/ `4 ^
' j0 p" d) q6 z( H1 a 六害 老子在《太上老君养生真决》中指出,“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何名除六害?一曰薄名利(淡泊名利),二曰禁声色(禁止声色),三曰廉货财(不贪恋钱财),四曰损滋味(节制饮食口味),五曰屏虚妄(除却痴心妄想),六曰除沮妒(戒除败坏、妒忌他人)。六者若存,则养生之道徒设耳”。, {' \2 x+ U: h) I2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