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7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5-5-23 21:43 编辑 ) ~/ @/ t, z7 q6 r
, y% z1 O+ O3 Q* S, J' \
中国古典绝美情诗$ d2 S$ _1 s0 F: ^
( _0 U' n% {& m9 \$ B. M' D+ F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4 C% P# [. u4 `(摘自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不详。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详见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yytJ7TruiopjwKQbG_)
# j" t1 q, \4 t: b) b7 J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 }: D3 P3 J1 u, k, x( a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 \7 V' ~% i7 D( W0 a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0 Z2 u& a. }2 j1 s- C9 Z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x5 Q2 N7 z8 B0 F B2 b1 h0 _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e7 [, s3 ?3 V) q% w) p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j$ w, y7 l/ ]7 F% q& s" e! a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5 y2 h; p3 _# m% E0 ]+ o) P, m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 r! k5 A1 E7 Z# D. w! Q
* G$ f& Q1 \! z2 h' r5 {+ W 二、《卜算子》 李之仪, o f9 F/ W7 ?, A1 [0 `9 A* `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借水寄情,始于建安诗人的徐斡的《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但唐宋文人诗词对这种手法的运用却更为娴熟、精到与丰富,而此词则又是其中的独出机杼、尤耐寻味者。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于情、专于情的女子。其芳心早以有所属,但心上人却与她天各一方,别多会少。“我住长江头”二句便揭示她们之间的地理距离,言外颇有憾恨之意。接着,“日日思君不见君”句则将这种憾恨之意和盘托出,令人想见女主人公徒自伫立江头,翘首企盼的怨望情态。“共饮长江水”句复作自我慰解:两地情思,一水相牵;既然同饮长江之水,自必心息相通。跌宕之间,深情毕见。“此水几时休”二句仍旧寄情江水,却又推进一层,以江水之永无竭时,比喻离恨之永无绝期。这是反用《汉乐府·上邪》中的“江水为竭”之意。同时,为求变化生新,作者还采用设问句式,使语感得以强化,令人如闻女主人公呼天告地时的心灵颤音。“只愿君心似我心”二句是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期望棗期望他象自已一样心无旁属,守情不移。“只愿”二字,既表明女主人公别无所求,但求两情天长地久也透露出其内心唯恐对方负心的隐忧。虽属直抒胸臆之笔,却亦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全词托为女子声口,发为民歌风调,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毛晋《姑溪词跋》推许作者“长于淡语、景语、情语”,并称赞此词“真是古乐府俊语矣”,堪称中的之论。)
, f- S6 U0 g9 S; Q- J" Q3 b( B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Q$ I w* f/ `/ X( w! R! Y7 x. C" J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X* B9 X! ^! F2 M# P% Q0 C! P' x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 b% T/ E5 J+ f* b# o: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 c- @' U r1 F6 z$ A% V& t, `$ `" f% G' `0 B5 N
三、《上邪》% f0 w) i7 g. o1 Q9 M# y u; F
(《上邪》是汉乐府的名篇,出自汉乐府《鼓吹曲词·饶歌十八曲》《上邪》是一个民间女子的自誓之词,冲口而出,质直自然,毫无矫揉修饰。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这首诗采用杂言体,从二言到六言,错落相间,显得活泼奔放。用语朴实,口语色彩浓厚。 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前三句指天发誓,用的是直笔。后六句则用曲笔。作者一连假设了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恰因如此,使末句包含的实际语意与字面显示的语意正好相反,有力地体现了主人公“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坚定、永不变心的坚强性格。)" ]$ }4 N$ J+ ~
山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_! c7 J$ p* w4 \" U% o
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C7 l, b8 z. N% ~ W& }
Y! Y) x3 N3 n. ]
四、《行行重行行》
_6 a* K. p( _8 I7 G7 _(《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作者无名氏,选自由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此诗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UekPr2qr03hux09V99q)
- h5 X; _$ C4 P8 s6 E+ [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G: h9 @) `7 X7 H; a' T2 k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 Z" M G/ u* k [4 Y3 g0 F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t& Y: k+ T: l, u! X# i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 ^2 [, r: @2 f% Z/ G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F7 H! v: P8 w6 h' ]8 ] m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0 x& ~2 ~/ f2 M* T8 g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 K( ]! h6 O1 ~5 y2 @$ c0 Q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c5 J6 L. b+ P0 d6 A
4 k& u1 t9 o$ k( t: y
五、《鹊桥仙》秦观8 M. k0 R, _+ G d5 L# ^9 a0 B8 r
(《鹊桥仙》,词牌 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杜牧《七夕》诗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相传这天夜晚(阴历七月初七)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魏以来就流传着的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其中能长久地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要推秦少游这首《鹊桥仙》了。4 l" F6 a& }% t: P# F4 W* B7 m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M! b% a% q8 ^! F/ a6 X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 s% R% g/ ^' d. d9 {( J' p, b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n$ y% w G3 r$ w9 Q/ z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0 W" H* l& m0 J# d% y
5 \5 F5 G4 r% s9 ~5 ]* I& `. z7 l7 M
六、《雁邱词》 元好问# K. s1 Y4 G" x' U- }, n
(《摸鱼儿·雁丘词》,又作《迈陂塘·雁丘词》,亦作《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是金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挥笔写下了《摸鱼儿·雁丘词》,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1] 。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在《摸鱼儿·雁丘词》中,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是为中国古代歌颂忠贞爱情的佳词。)& ~" E0 M2 l! h* e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8 i0 F" a2 ^' K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9 n/ D5 N8 o1 x; g3 E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 q: }9 ?! u! g, p# g% {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8 O3 g5 F- |/ w+ O6 \7 L, I' c: h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r5 \( D" L# D3 q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 c2 z$ e# C# m4 N8 u0 f# z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r# x* k6 ~8 B" R3 x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Z/ H& ^) L0 L8 M6 P0 x
/ j/ y8 {/ b: v# c! P
七、《江城子》 苏轼
* _; v0 B1 P& a8 F% U2 c% C(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T# D0 d" ^4 {8 Z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 F- q2 A) ?# M' V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 O% `2 P" y P8 m* u: S0 ^/ A4 R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C4 P; G* `1 i2 D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 S4 O& k3 } J4 w+ F: W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z- e% \( P: t6 Y( S& k; i# a P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n# ~* o& w7 v" d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 g6 E2 d9 \;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7 n9 ? h7 V! M" _$ \$ ?0 a' a, Q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X2 e* U$ r, c# ~2 T2 r0 _, O- {# e% q
八、《离思》 元稹, B& k) G1 P* j5 u# K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数量很多,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艳诗等十类。这首《离思》(五首之一)属于艳诗。所谓“艳诗”,即写男女之间爱情的诗。在作者十类诗中,这类写得比较好。而这首《离思》诗,尤其写得一往情深,炽热动人,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在描写爱情题材的古典诗词中,亦堪称名篇佳作.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
0 Q- b( \+ N+ J& C, m. o; o, T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K r, V& U, A1 ~6 N5 o0 U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 ]* x6 X2 R9 t4 [
) I/ }) `; y( T) _ 九、《蝶恋花》 柳永
% n1 @' y/ q: o(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译文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9 N" i6 I' c2 |# s. ^4 e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7 w' h* ~9 h* A: X i+ B7 }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9 ~6 I/ l; j7 P1 }: R: c( L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B0 m$ O5 { t3 ?4 r2 q: \* d)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Q* c+ P. \: e- t$ @7 n2 W+ u& X( }! e5 M
十、《鹧鸪天》晏几道$ `8 b* {; Y b: c2 b
(晏几道(1038 - 1110 ),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晏几道出身贵胄,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所动。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详见链接:http://www.3lian.com/zl/114/t/1109/99968.htm)3 W8 T/ H4 S# n4 g: \5 Y4 g% M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w$ |( R5 A( m/ z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C' v# s' G% B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 `/ H* ]0 u9 I* k q 今宵剩把银馇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