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36|回复: 0

福音连载-游子吟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7-22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第一章  神存在的真实性
2 [! U8 B( g0 s3 D: a4 g1 K) w3 n2 ^' }: [* _
$ [. Y5 `! j* T9 z' `2 i6 k
--------------------------------------------------------------------------------7 s7 p* n: Y1 f- h

  S- R4 e2 x1 a5 S* w# u4 M  在无神论教育下成长的知识分子,大都有相似的关于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观念,就是当人类处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阶段,人们对雷电、洪水、地震等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心理,因而开始拜雷公、水神、山神、地神,产生了宗教。随著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明白这一切都是自然现象,并不是什么超自然的神明,因而确定了无神论信仰。也就是说,有神论是人类愚昧无知时期的产物,无神论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后的必然归宿。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持无神论观点被视为理所当然并引以为豪。   J5 x* ]6 d' _: H/ P
  随著国家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学者到西方学习和工作。面对美国这样一个既有世界第一流科学技术水准,却又是有神论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我们的惊愕和困惑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要让我们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重新面对我们过去不屑一顾的有神论,无论在感情上还是理性上,都是十分困难的。我个人旅美的前八、九年,坚决抵制有神论,从不接触基督教和任何宗教。
+ o- w7 q% }( y0 l9 C( b0 V
3 J7 _5 D, F! f6 Q, X  可是,神的存在是一个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对神的存在所持的态度与每一个人休戚相关,没有人能够回避。凡追求真理、勇于在真理面前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的人,或迟或早都会认识到神的真实存在。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曾一再指出,一点点哲学会引导人走向无神主义和物质至上的错误;伟大的哲学却会引人归向宗教1 。不仅象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相信有神(虽然爱因斯坦信的神是没有位格的),连达尔文主义的先锋战士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也承认:“从纯粹哲学立场上看,无神论是站不住脚的”2。 ) W9 ?& W  n) M& D

% J. R; e9 u3 i  [近几年来,经过反复探讨、思索和挣扎,我放弃了无神论观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有神论,接受了耶稣基督作我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现在,我拟从几个方面探讨神存在的真实性,与大家分享。
- h+ I9 d1 h4 k
8 {* a* P/ n( R3 c- i* e5 J2 N; j  《圣经》第一卷书〈创世记〉的第一句话是,“起初神创造天地。”这是一个伟大的宣称。因为,神的存在无需证明,也是人有限的理智无法证明的。但神爱世人,特赐下启示让人能认识他。神的启示可分为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两大类。
- Z: e$ i8 r& q; B2 @. l! w: r% j2 \6 i4 N  S% _
  - J. i) k$ u; |9 B4 u. x+ J
, n( z8 }/ f/ e9 l# I: U+ R
一、神的普遍启示
! o% C, b6 O$ P: t0 O! R  神的普遍启示又称自然启示,是神借著他创造的大自然(包括人类本身)向人们启示他自己,这是在任何时间、地点,人人均可领受的启示。 % o! w/ Z4 ~4 \& ]! @0 z4 Y& z0 Y' y
8 D7 ?' h' V2 J: j! u( g# T. ~
井然有序的宇宙
5 X% D: \6 n! A: u2 k6 J2 c2 n8 l" A" s- Q7 q
  宇宙的浩瀚无际一直令人叹为观止。太阳系有一颗恒星、九颗行星、几万个小游星和无数流星。地球带著月亮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绕著太阳旋转,太阳则带著九大行星以每年一千五百亿里的速度在一个大轨道上绕著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昴星)旋转,每转一周需要几千年。昴星又绕著不知名的中心旋转。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的星云,总质量是太阳系的两千亿倍,直径约十万光年。但银河系只是一个小宇宙而已。大约一千亿个小宇宙构成一个中宇宙,其直径达一百五十亿光年。至于大宇宙有多大,大宇宙之外还有什么,目前甚至不能猜想臆测。
1 k# c" v5 M! X" m7 y$ x' \! x' Z5 ~* l+ g
  宇宙如此宏恢,又这样精确,很难让人相信是自然碰撞形成的。对天文了解越多,越叹服造物主的大能,所以不少天文学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牛顿是基督徒,但他的一位好友却总不相信神的存在。据说有一次他到牛顿家作客,见到一具精美的太阳系模型。只要摇动曲柄,众星球就各按其轨道运转起来。他玩弄良久,爱不释手。他问牛顿,这模型是哪一位能工巧匠设计、制作的。不想牛顿却不经意地说:“没有人。”他的朋友大惑不解:“怎么会没有人呢?”牛顿问道:“如果一具模型必须有人设计、制作的话,为什么象这具模型这样实际运转著的太阳系却会是偶然碰撞形成、而没有一位设计者、创造者呢?”这位朋友一时语塞,顿然醒悟,遂接受了有神论。
# S- m& z. m& I. ?  g6 t. V6 P& Z5 h5 C' O0 q
地球本身是设计的证明 . e1 p+ j0 i& j' {

2 ]7 {+ F/ b, o4 e% ~  人类生活的地球,一切都安排得十分妥当。太阳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自转的速度、地球的大小、大气层的组成等,都恰到好处。地球特殊的生态条件,使它成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如果地球离太阳比现在更近,地球将太热,反之则太冷。由於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斜交66o33’,而且此倾角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始终不变,因此在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3。如果没有这个偏角,热的地方将总是热,冷的地方将一直冷。在太阳系中,行星的自转轴大多与公转平面接近垂直,但天王星的自转轴的倾斜度竟为98度, “躺著”绕太阳公转。它的公转周期为八十四年,太阳轮流照射它的北极、赤道、南极、赤道,其昼夜要42年才变换一次4。月亮对地球的山脉和海洋的形成、乃至生物体内的韵律都有重要作用。奇妙的是,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即月亮自转一周的时间恰好等於公转一周的时间!所以月亮总以同一面对著地球5。可无人知道月亮是怎样形成的。按照公认的假说,月亮是地球在旋转时“甩”出去的一部分形成的。按此假说,地球岩石和月亮岩石应是同源的。但是美国登月火箭从月球上采集的月岩标本,经化验,与地球岩石的组成有很大差异,说明地岩与月岩不同源。这在天文学界产生巨大回响。不少天文学家承认,这是对至今为止提出的有关月亮形成的各种假说的致命一击6。地球大气层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地球的直径比现在小,大气层中的氢气、氧气就不能被地球的引力吸住;如果地球的直径过大,地球的引力又将太大而使人体无法承受。此外,大气层的结构也很重要。金星大气中97%以上是CO2,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30公里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CO2和浓云只许太阳光通过,达到金星表面,却不让热量透过云层散到宇宙空间。所以,太阳辐射使金星表面越来越热,而且使金星大气压非常高,约为地球大气压的90倍,相当於潜水到900米所承受的压力。任凭我们有钢筋铁骨,到了金星也会粉身碎骨7。 & L5 D1 A# W% W* U5 I. j. u7 V" R5 Z- l

; {' E9 A9 Z, [! P  水的重要性不须冗述。水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反膨胀”。地球上的物质,大都是热胀冷缩。但水在4oC时密度最大,温度低于4oC时,反而膨胀,所以冰总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水也越冷越缩,一结冰就会往下沉,那在冬天,河、湖、塘、池从上到下将被冻得结结实实的,没有任何水生生物可以继续生活。由于水的反膨胀,冬天的水面皆被冰所覆盖,起到保温层的作用,使冰下的水生生物不受严冬的伤害。这是何等奇妙!人们可以从水化学的角度解释水如何会反膨胀,但却解释不了为何水会反膨胀。这是造物主的独具匠心。
3 A7 C# g5 _; W) o: b7 x( M/ T0 u5 J" p. B0 k2 I, R! x# [  V7 O
奇妙的生物界 4 q* A! J# z; c
, z2 ]! d. E" W" q/ M
  地球上的生物变化万千、奇特多姿,但彼此配搭得十分巧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变为植物体中的化学能,直接或间接地为所有的动物提供了食物;而动物的排泄物和遗体又是植物生长的原料。六、七十年代在大陆兴起的县级小化肥厂,是用水、CO2和N2合成碳酸氢胺(NH4CO3)。这一简单的合成需要高温、高压才能完成。可是在生物霉的催化下,植物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合成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将来有一天,当我们能在体外复制叶绿体和各种霉的时候,在温室里,这边输进太阳光、CO2、 和H2O,那边就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牛奶、面包、肉类、水果……”这是中学生物老师曾为我们描述的令人无限憧憬、神往不已的前景。几十年匆匆过去了,要实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啊!除食物链外,气体循环也很合理。一切生物呼吸时,需要吸收O2,吐出CO2,植物的光合作用则用CO2合成各种有机物,同时释放出O2。这些巧妙安排,只能是造物主的精心设计。
3 k$ @4 k' k; o2 u0 k. i/ g2 F1 Y  f- j2 P/ K, d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生物学正酝酿著重大突破,遗传物质的秘密即将被揭开。当时,第一流的生物学家、化学家大都倾全力研究蛋白质。当时普遍的想法是,生命现象如此复杂,只有象蛋白质这样复杂的大分子才可能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令人颇为意外的是,沃森(James Watson)和柯里克(Francis Crick)于1953年发现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证明 DNA才是遗传密码的携带者。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仅由四个不同核酸组成的DNA,竟是控制千变万化的生物活动的遗传物质(想了解详细情况的读者可参阅H. F. Judson,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1 ]: f9 M- J5 E( j

+ C" ^/ p% o' X8 M3 Y4 t  j  但事后想来,也不难理解。每一个氨基酸是由DNA长链上三个相连的核叶酸所决定的。一个由300个氨基酸组成的中等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则需由大约含一千个核叶酸的DNA来控制。因为DNA仅由四种核叶酸组成,这一DNA分子的核叶酸就有不同的排列组合,一共有 41000(或10060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让我举一个参照数。有人估计,整个宇宙的电子数是10105。这样一比,就知道100600有多大了,也就可以理解DNA 为什么可以成为遗传密码的携带者了。“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五五8~9)。每当想到生物学这段历史,我都不禁由衷地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大能。 7 f9 O! P% _* d& n  a8 h9 ~
4 B, d; c1 n/ V5 j6 L9 [" F3 o
  几年前,我们需要一批新生小鼠做实验。一组要剖腹产的,另一组要自然分娩的。母鼠本来就不大,加之多胎,新生鼠会很小。因此在剖腹产以前我们做了精心准备。当我们把母鼠的腹部切开时,子宫立即突了出来,象一支长茄形的氢气球,子宫壁已被撑得半透明了。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子宫剪开,看见了八只小鼠。但每只小鼠还被一个衣胞紧紧地包著。若不尽快剪开衣胞膜,小鼠就可能被窒息死。衣胞膜非常薄,我们不敢下剪子,怕伤及小鼠,只好改在解剖镜下操作。新生鼠没有毛,皮肤又红又嫩又薄,就象粘膜一样,紧紧地与衣胞贴在一起。好容易才把衣胞去掉。但脐带无法处理:太细,无法结扎,不敢剪断,怕小鼠会失血过多。一个M. D.,一个Ph. D.,汗流浃背地忙了两个小时,才把剖腹产做完,到头来还死了两只小鼠。 ' Q5 ~. _3 l8 m$ n5 g& g
, x8 }: |' S; C3 P: s) S  o
  第二天下午,另一只母鼠要分娩了。当它开始宫缩时,实验室马上骚动起来,女士们反应尤为热烈。这个说:“赶快用布把笼子盖严,别让母鼠受风……”那个建议:“笼子里的木屑太粗糙了,是否应换一些柔软的东西,要不小鼠会受不了的……”我不理会这些议论,觉得她们过虑了。如果实验室这么好的条件还不行,在野地里生小鼠又该如何呢?有了头一天剖腹产的遭遇,我最关心的是看母鼠如何自己接生。我趴在笼前,目不转睛。母鼠回身舔舐一阵,第一只小鼠就被它用嘴衔出来了!接著,用两只前爪抱著,用舌舔著。不一会儿,这只满身血污的小鼠就变得十分洁净、利索了。母鼠把小鼠安放在木屑丛中,自己则稍事休息。大约十分钟后,第二只小鼠出世,照样很快被收拾停当。在间歇期,我注意到母鼠一直在吃什么。原来,它是把带出体外的胎盘、衣胞、粘膜等一点不剩地全部吃了,连粘在木屑上的血迹也舔舐干净。啊,它是在补添能量!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3 v, D: L  I% g. @
" u0 [; W( N  D- H$ _, F0 I, d  在大陆,妇女分娩前,要拼命吃煮鸡蛋,以预备充足的精力。在美国,分娩前不再吃东西,直接把营养液输进体内。这样分娩者既有了能量,又使消化系统空著,为产道让路。但不管用何种方法,分娩前总需积蓄能量。没想到,老鼠也懂也会!这是谁教给它的呢?在间歇期,母鼠嘴衔、爪抱,频频为小鼠转移地方,以便更安全。它的尖爪、利齿竟丝毫不会伤害小鼠那极幼嫩的皮肤,真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多小时后,小鼠全部处理完毕,个个活泼、健壮。
2 U, z, _9 T: s- q" X: R7 J* j4 w% `3 P  q+ o, I- H  v
  目睹全过程的我,大饱眼福。但我还有一个疑问:小鼠的脐带怎么样呢?脐带太细,肉眼看不清楚。我小心取了一只小鼠放在解剖镜下。小鼠的全身又干净又滑溜,就象小孩洗完澡后全身扑上爽身粉一样;脐带齐刷刷地从肚脐根断掉,只有一小点血斑。太神奇了!
4 A) Q9 R) {+ e& }' F' @3 h2 Q' r1 j
  过去,我们惯于把动物各种奇特的行为(如蜜蜂制造的蜂房、蚂蚁的严密组织、候鸟的迁徙、鱼类的回游等)称之为“本能”。我很少想过,也不明白,生物的“本能”从何而来。《圣经》清楚地记载是神创造了地球上的各种活物,各从其类,而且神看是好的(见〈创世记〉第一章)。也就是说,是神给了各种生物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这就是生物“本能”的来由。
* \# t0 X. E3 m5 O; v3 D; p
  s. D) c6 Y7 E/ J3 C  耶稣也极生动地以飞鸟和百合花启示大家。他说,“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太六26);“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太六28~29)!一切生物都是在神的看顾下才得以生存的。想到这些,我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慑服,领悟到神创造的奇妙、完美和伟大。 5 X3 H0 q/ Q5 B9 Z
9 V( o8 M' K' T
  在我还不认识神的时候,把自然界的一切美妙、和谐都归之于“自然规律”。在我的心目中,自然规律是永恒的“第一因”。其实,一切律(社会律、自然律)都是受造之物,必须由权威制定,并在权威的监督下才得以运作。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宇宙不是永恒的,而是有始、有终,是被造的〈详见第六章〉。因此,宇宙的一切自然律也是被造的。自然律是谁造的呢?当我们挣脱无神论的禁锢,把思想向自然律背後稍作引伸,就很容易“ 看见”神了。〈罗马书〉一章二十节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神创造了宇宙万物,并用他的大能托住万有,维护著宇宙的正常运转。这位造物主正是借著他的创造,向人类启示他自己:只有他才是万有的源头、宇宙的第一因和创始成终者。 2 W- H; e$ U4 h
& P6 Y5 [. ]" b. m, a; `6 P

6 @$ G( [2 n7 ~/ O$ M2 k3 n
0 ?/ D+ l2 F; F& c5 b--------------------------------------------------------------------------------: }' [# M) @* v6 n: P9 C
. E. Z6 F+ ]. R6 m
注释:( F) z, C; I1 @- I6 M
1. 李道生编著。《世界神哲学家思想》。台北:大光书房,1992。
/ B2 f6 V0 j7 p$ g# l! x) j( r  k0 Z' j" ^: Z) t- f
2. 韩伟等著,《科学理性与信仰》,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1989,页20。
  |2 F4 M5 P! B. O$ Y1 V: p
: u4 J( s  W+ \4 Y4 T) X3. 崔振华主编,《天文博物馆》,中国: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页44。
& Y- V4 j2 F5 T' v$ E5 q9 Z- W/ O. L% J; h) z, W4 R/ x
4. 同上,页84。# Z  q- t+ N8 _( r4 i  I

: O& L: G- |9 w% P8 S5. 同上,页50。   q' ?- r* e8 e7 j& ?. {" t8 R

7 Y7 h! p! u9 c% J* f3 e, Z0 O. k6. Henry M. Morris 著,《科学创造论》,韩伟等译〈美国:更新传道会,1991〉,页29。
; b. s0 S! G% k/ H
; b4 j; J' L- S, u. u3 g7. 同3,页29。- E6 m# D5 m( p: a

& n) x: D) p/ z4 R9 V2 n5 ]/ j1 _  x0 b

$ {/ C# _# p0 n% \8 r
8 r* j! y0 W$ _& u, `  r( ?--------------------------------------------------------------------------------9 o1 ~- o9 N1 D
1 I! u. h. u6 O- y& P; d
回目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 08:35 , Processed in 0.12626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