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53|回复: 0

圣灵的光照和个人的本分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1-26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kuanye.net/xysw/lcgw/20100125/4905.html
( _- U; U' l4 _1 }
+ G9 r" G! ^5 V& [/ k( a( j在释经过程中,处理好依靠圣灵和刻苦专研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前文谈到的如何看待神学装备的问题很相似。《圣经》不是一部属世的书,而是神启示的话语,是属灵的。故释经者只有依靠圣灵的引导,才可能真正明白《圣经》。另一方面,《圣经》又是神藉人的手、用人的文字写出来的。所以,释经者必须按照《圣经》所使用的语言的文法规则来了解经文的意思;同时,还要了解《圣经》的作者在写《圣经》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可能比较贴切地解读《圣经》的作者在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对《圣经》的这种属神、属人的“双重性质”有全面地认识,才能处理好上述关系。7 i4 \& e6 K7 h

& B* ~* P# B7 Y# f2 m' D) {9 w
' I7 V9 Y- U! ?' m- U      把《圣经》只看成是人写的书的释经者,以为仅凭丰富的学识、原文的造诣就可以解读《圣经》,那就大错特错了。试问,当代的释经者,有谁比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文士更精通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有谁比他们更了解当时的政治、历史、文化、地理、和风土人情?但是,即便是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文士,主耶稣仍批评他们“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太22:29)。他们尚如此,何况今天的释经者呢!不依靠圣灵的开启,不相信《圣经》是神的话语,就不会相信《圣经》记载的神迹、奇事,不会相信《圣经》宣告的预言的真实性,就会把难解的经文当成“错误”。这样,他们的学识越丰富、研读越勤奋,《圣经》就越被曲解、被批判、被割裂。这是一些《圣经》批判学者已经走过或正走着的路。
0 Z2 y. Y- j7 d. T9 W0 E9 J( x$ ~" u" v" A9 B% l7 Z+ X" y
6 z7 t1 m0 V/ J9 k+ t# Y! K" J
! H/ ~! X* D1 ^: R5 n+ f3 v
      另一方面,如果看不到《圣经》属人的一面,就容易导致释经者轻忽释经的基本原则,轻忽对与《圣经》相关的资料和知识的学习,轻忽他人对经文的理解和诠释,而单单寻求圣灵在释经中的引导。持此种观点的释经者,起码有几个方面的误区。
' @" Q4 o! ~. E: A) d( i' [  ^- K3 O- o) O% A/ T3 o+ F
2 i4 [( I2 {% d/ i+ e( L8 f& c

. v' s8 P# m* u) x3 b      首先,这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心态。蓝姆写道:
8 b1 ], Z9 v7 a8 C. y2 B5 b$ s& @6 C, e" z: P0 F; v( {
2 Z; Q0 c# `- [7 y) @
+ }8 r  o6 r$ ?; Q
    往往有些敬虔的人主张,他们完全不用借助于任何外力,就可以了解《圣经》。他们经常在其著作前面的序言中说:“亲爱的朋友,我没有读人的书。我不借助于人写的《圣经》注释。我直接研读《圣经》,看看《圣经》怎么说。”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属灵,也能引起读者“阿门”的共鸣。$ u6 D! u  V, L- Q3 Q7 @

, i6 q# G# ?' _& m6 b7 A% K- B. `- [2 L( X 6 t8 s( R2 R5 i; k6 q* O, E# I
% w; K0 n& S# m* G
     可是,这是智慧之路吗?有任何人能够不顾教会历史上那么多敬虔信徒所写、所得的知识吗?我们认为,不!     首先,自称不读人的书,直接读《圣经》,这话听来似乎敬虔而属灵,可是,实际上,骨子里是自我中心作祟。说这样的话,是肯定他可以不顾前人不眠不休、敬虔研究的成果,而靠自己就可以了解《圣经》。与之相反的一个好例子,是伟大的解经家亨德孙(A. Henderson,小先知书注释的作者)。为了解释《圣经》,他历尽千辛万苦,把原文学通晓了,然后又耐心地、彻底地研读别人的著作中那些对他解释《圣经》有帮助的书。他把整颗心,以及一切与他解释《圣经》有关的事物,都奉献上。这才是真正更高层次的敬虔。5 A, _- \0 d/ U* X5 W

7 A6 A% i# v# O- n( L0 d
, C; x* K: S6 E8 i# B" e7 ~4 O5 b" W# J  A/ {2 [9 J# i
       自称不读人的书、直接读《圣经》的人,把别人写的书一概定性为“人的书”,只有他自己写的书才是从神那里领受的。这实际是在宣称:在释经时,圣灵只引导他自己,而不引导古今中外别的任何人。
' c8 }" J/ ~, w) M9 Q6 _, _
+ |# R4 H6 Z1 g/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没有人可能事事直接经验,或亲手去做每一个试验。别人试验的结果(直接经验),就可以成为自己的间接经验。释经工作也是如此,只有站在前人的肩头上,才能不断有所进步。
; L2 V% |. A- y$ e3 ]1 U; m4 P4 [/ O" \  v4 p( T, j" ]# U
$ |, A, A+ l" m0 w7 K

/ @& g. n6 k+ \" r* m( I7 A, a  第二,持此种观点的人,是把圣灵默示的工作和圣灵光照的工作相混淆了。圣灵的默示只发生在《圣经》的作者写作《圣经》的时候;默示是圣灵在《圣经》作者的身上产生控制性的影响,使他们写出的完全是神要他们写的话,即是神的话。在《圣经》正典形成后,圣灵在信徒身上是作光照的工作,不再传达新的真理,或是指示认未知知识,乃是把《圣经》已经启示的真理,光照给人看见。因此,对于涉及事实的一些议题,释经者不能只靠祷告或圣灵光照来解决。比如,一个人不能依靠祷告来认识什么是“巴力”,或为什么犹太人把撒玛利亚人视为可憎的混种,也不能只靠祷告就可以明白“神的儿子们”(创6:1-4)或“在监狱里的灵”(彼前3:18-22)的含义。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求助于《圣经》注释或《圣经》辞典。/ }! @# f* G+ I3 m6 L) g# Z: K

8 J' U  s- Q1 ]2 |% h" g' H圣灵的默示和圣灵的光照的另一个区别是,圣灵的默示保证《圣经》的作者不会犯任何错误,而圣灵的光照并不保证每一个释经者都会被光照,也不保证每一个释经者都能正确无误地领悟光照。有时,释经者认为自己的见解是受到了圣灵的光照,但其实不然。常听人说,在有些教会里,经常有信徒对人说,圣灵对他(她)们如何如何说…;不过,笔者亲身经历到这样的事,还是在不久以前。/ w. R5 R2 d0 J# m0 `0 i; |7 h# g

* K" ]- H/ @% ^, ]
- a; e, p: n9 E5 K& D# I* w% K9 [: z* c. |$ r& ^) k  I
    几个月前,笔者在一间教会服事完后,一位爱主、心里火热的肢体,主动提出要和送行的弟兄一起去机场送别,这样,途中可以有时间进一步与笔者交通。在去机场的路上,她谈到圣灵怎样一步一步带领自己,并举了一个例子。她说,当她读到“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诗137:9)时,开始非常困惑,但迫切祷告后,圣灵开启她,她立即明白了这句诗的含义。笔者听后大为惊讶。因为她举的这节经文,是《诗篇》的诅咒诗中最著名、最令人困惑的一句。为了了解它的含义,笔者花了许多功夫,还不敢说把它彻底理解了(参见拙作《圣经的权威》,(第474-483页)。怎么她一祷告就明白了呢?笔者急切地想知道她是怎样被开启的。她缓慢而清晰地对笔者说:“‘磐石’是指耶稣基督;‘拿婴孩摔在磐石上’,就是把婴孩交给主耶稣…”笔者听后,啼笑皆非,但仍诚挚地对她说,这样解释是不合适的。笔者建议她买一本有详细注释的串珠《圣经》,比如,海天书楼出版的中文和合本《圣经》(启导本)。她说,她已经买了这样一本《圣经》,还是镶金边的,只是至今还没有机会翻开过…" X' v  j" D" Y* j  N

( X4 N* o7 Y1 Y6 ]" }' K4 j) N
% ^" V$ j) f6 c! t' B# V" V4 X; l7 z* ]% l4 l
    每一个敬虔的基督徒都会在每天的晨祷中,恳求神带领他们一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是,晨祷并不能代替他们去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必须用神给他们的智慧、能力和爱心,刻苦地工作,努力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同理,祷告也不能代替释经者使用正确的方法、工具和勤奋的释经工作。正如克莱茵等人所说,“我们不是用祷告来取代认真勤勉的释经功夫。我们祈求能够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能够锐敏於圣灵的引导,并且能够顺服於自己所发现的真理。我们承认,我们会陷于罪恶、错误、自欺和有限;我们祈求敞开自己的心怀,领悟神所启示的真理,而且愿意在漫长的释经历史中,向其他人多多学习。”
1 p; j, k8 W6 B9 l# ?! z. q: j9 o/ k3 A# K4 z. y
, B$ G/ v; \, @' O
8 O  u1 u" E& M
    第三,不愿意向别人学习的人,是把圣灵光照自己,与圣灵光照别人,以及圣灵可能藉着别人的帮助来光照自己等层面,分割、对立起来了。圣灵可以直接光照释经者,使之明白《圣经》。笔者认识很多老一辈的传道人,他们很年轻的时候就被主呼召,全职事主。他们大都到偏远的乡村传道,除了一本《圣经》外,没有任何注释书或工具书。读不懂《圣经》,就恒切祷告;读经、祷告交替进行,逐渐被神开启,成为大有能力的传道人,为后人留下了“一本《圣经》,两个膝盖”的极其宝贵的属灵财富。但是,在许多注释书、工具书垂手可得的条件下,圣灵可能直接开启释经者,也可能藉他人被光照的成果来开启释经者。释经者不能企盼或要求每次光照都必须直接从圣灵而来。否则,他就会限制圣灵的工作,自己也必受亏损。这正像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一个信徒被洪水卷走,幸而抓住了漂在水中的木头,但命在旦夕。他恳切祷告,求神拯救。不一会儿,一条船开过来救他,被他拒绝了;又一会儿,一架直升飞机飞来,放下了软梯,请他登梯,仍被他拒绝了;他在等待神亲自来救他。故事的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1 E* K! s/ u. Q( E+ V

- w+ `) \% d; E0 C& l # U. u8 E5 Y/ m7 Y& R6 P
* h, v2 R' F" p# j# W2 ?, `
与此同时,蓝姆也指出:
6 \4 {3 N( d/ H) R5 v& |- {
% g. V7 H4 z' t# V+ S' h    不错,《圣经》注释可能成为人和神之间的拦阻。不错,过份依赖注视可能使人读死书,而让自己的创造力枯竭了。但是,有人滥用《圣经》注释,并不就是说,那些伟大的、敬虔的、保守的《圣经》注释都没有用了。这些注释都可成为我们的福分和好处。  贺尔恩(Thomas Horne)给我们一些很好的建议,告诉我们怎样使用《圣经》注释。他说,《圣经》注释的优点是:(1)它们给了我们解释《圣经》的好榜样;(2)它们帮助我们解释困难的经文。但是,他也警告我们:(1)不要以《圣经》注释取代自己的查经。(2)不要把《圣经》注释当作权威,成为它们的奴隶。(3)只选用最好的注释。(4)当它们解释经文凭人自己的臆测时,要格外小心。(5)使用原始的《圣经》注释,不要用那些经过后人改编的。
. |# c8 d& H9 b" J; ]6 T
2 }! S( e7 }& X7 d
2 j( @! x7 K- E  J. P4 L6 W& ?1 i8 K1 d0 `2 F
曾霖芳指出,明白《圣经》有三种途径。
/ Y' H0 j; r0 E: t" Q% |7 P( W5 P9 E! W  {9 p+ v/ C, w' T/ K. A; U
一是“解悟”,读了别人的解释而领会;
. i9 Z) ^) d6 x* z二是“证悟”,从自己或他人的经验中明白了《圣经》的启示;
, M( s7 l4 B$ u2 t; H1 ]三是“领悟”,即是对《圣经》的直接悟性。
( i3 }( E% y2 C 6 \$ w% u) C( g2 q# i1 l2 J" y, |
   三者当中,“领悟”最重要,也最难。如果对自觉对《圣经》的领悟力迟钝,不必灰心,在释经前,向主祈求:“耶和华阿,愿我的呼吁达到祢面前,照祢的话赐我悟性”(诗119:169)。主会藉着圣灵,“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真理”(约16:13)。这是主的应许,必能兑现。 笔者在“海外神学院”就读期间,有幸多次亲聆曾院长的教诲、鼓励,使自己对《圣经》的领悟力进了一大步。 4 K' m8 {% E7 w
6 S3 s0 q- ^' W$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99cbf0100g4yl.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6 00:45 , Processed in 0.15479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