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49|回复: 1

大学生弃学折射多样化人生选择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24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近日,统计显示,在该校今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有38名新生弃学,其中包括1名博士生。该校有关负责人称,弃学新生多为找到了理想工作。据悉,该校今年还有36名研究生申请推迟到明年再入学。
9 b+ }% t: e% Y, M* t+ l; G- I    一时间,“名校学生弃学”引发了人们热议。0 H" P* H! r+ i
    弃学背后的黄色警示

, S1 V3 [  o8 U+ `1 Z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遭遇并非个例。, P6 [" X4 ]" 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今年录取了1700余名研究生新生。开学1个月后,有29人未办理入学手续,其中包括4名博士生。该校政法学院一位教师称,学院3名未报到者中,有2人已就业,另外1人在考公务员。
8 F4 P1 k; n1 g9 F- c6 G; x- {# o    在名牌大学弃学新生中,除研究生外,还有本科生。据武汉大学调查透露,今年该校录取的本科新生中,有63人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l( x) z0 ^7 O
    今年7月,湖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公开透露:“去年湖北有3.5万人被高校录取,但没有去报到。”
& D+ g; p4 b0 W8 X3 X    事实上,高校新生乃至研究生弃学现象,并非这两年才出现。据记者了解,早在2004年,全国就有46万人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选择放弃,但这些“被弃”的高校主要集中在民办、高职等院校以及极少量的二、三本类学校。
  _6 Z% l' {5 R    时至今日,由过去的二、三流大学和专科新生“弃学”,到国内一流重点大学、王牌专业的本科生乃至研究生“弃学”,这是一个让人多少有点震动的信号。7 ~# x3 N5 O" d; q2 C
    学生有多种选择的机会3 q4 T4 h+ `; M' T: g2 _
    武汉大学对今年63名弃学新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回访,并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析。# Z3 G9 p" i/ t: b6 _1 ?
    武汉大学的探析结果显示:“有10%的新生为已找到工作而选择放弃;有30%因决定出国而放弃;有30%是嫌专业不理想担心就业而未报到。”
% o" v; M) \: T/ G; ]  b- S, E    “部分贫困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费用较高的名校而选择能提供更多学费优待的二、三类学校,更有甚者,可能会选择有就业保障的订单式教育的高职、中职学校就读。”0 ^3 N. j3 n" l% i  q$ S
    “新生弃学,说到最后,就是学生行使了选择学校的权利”,华中科技大学社科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会学研究者李先生说,“将独木桥拆掉以后,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前,只有学校挑学生,现在,学生也可以对学校说不,可以自由地选择就读或者弃读。”) ^' @0 a* n7 X9 z5 U# E
    一位网友说:“在我看来,从法律层面考量,考生填报志愿,应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要约’;从这个角度讲,我国高考录取制度的程序设计中,至少应该增加考生的‘正式承诺’程序和期限。当考生不予‘承诺’时,及时让后面的考生‘补缺’,最终减少落榜人数,这样既不会浪费学校招生指标,也不会影响后面考生的录取机会,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利益,可谓一举多得。”
, l+ [+ ^6 A" X! Q    华中师大高教所所长董泽芳教授认为,随着高考和研考录取率的进一步提高和考生选择空间的增大,高校新生“弃学”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并已经有了向重点高校和高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虽然教育部门不能左右考生及家长的判断和选择,但可以设计严密合理的填报志愿制度,既不浪费学校的招生指标,也不影响后面考生的录取机会。同时,考生在报考之前,也最好慎重考虑自己的追求和人生规划,不要盲目跟风以免耽误深造的时机。
( y1 l1 V( o2 X. B; V$ C& n触动大学净化学术环境

/ X+ |# t# A. ~; o& m    当然,另一种声音也在传递,这些声音是从那些落榜学生的口中传来的。在某高职院校读书的学生小陈对记者说:“一些大学新生弃学其实是对我们的不公平,他们的这种行为,剥夺了我们的权利。”
5 @* _$ E, M) W& B1 R    除了浪费社会资源的质疑外,研究生纷纷弃学所暴露的问题也引起人们的热议。/ |; n! L  e% K  W7 h5 ]4 ~5 Z
    程斯辉教授认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部分研究生因为找到了理想工作而弃学,折射出不少研究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4 ^' {  h2 ]. w/ \- Y5 W/ ~
    按理,既然想读研究生,而且已经如愿成了研究生,那就应该摒弃其他干扰,静心治学,努力让自己在学术专业方面有所成绩,将来在学术研究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某个工作岗位少了这个为之弃学的研究生,其他人照样能干,甚至可能干得更好;而这个专业少了这名研究生,很可能少了学术专业方面的突破机会。所以,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对高校的治学环境是极其不利的。
9 c2 h& e2 b1 y3 b4 ]- f    程斯辉指出,研究生弃学日多,也反映了高校部分研究生导师育人意识不强。很多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反映出不少导师像老板一样忙着赚钱。如果导师是这样的人格修养和学术水准,研究生的治学兴趣自然无法被激发出来,甚至可能原本想成为研究生后好好钻研学术的,但做了研究生后,却不知道怎样去研究。这样,在工作与学业的天平上,自然更向现实倾斜了。专家指出,研究生弃学,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要消除这种现象,净化学术环境恐怕是关键,因为在功利观念影响下的学术环境中,师生们是很难完全静得下心来治学的。4 s+ y! m9 q8 B( \7 A  z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2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9-24 20:14 , Processed in 0.29893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