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 鸡蛋( 0)
|
教會三個特殊職份中,治理的長老代表基督為主,而一個有王的國家,屬下多稱他為「陛下」。熟悉聖經的人都知道,王是有尊嚴與榮耀的,無疑的,由於治理長老的職份,也反映了基督教會的榮耀。 _/ n3 ]4 H/ M- ]) m
- w* W2 I @. f w. B/ }8 x) o' ] + R2 s* J& n. j0 w
0 |& _& j/ h- q% q- y/ X 治理的長老在新約中有兩個名稱,有時稱為長老,意思不過是長者的意思;有時稱為監督,有看管的意思。同一個人有兩個名稱,是頗具意義的,目前監督一詞,往往用以指稱在尊榮與權威方面高過牧師。當保羅在完成他第三次旅行佈道的時候,到達了米利都,他招聚以弗所教會的長老來(徒廿17),當他們來的時候,他對他們說:「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徒廿28),聖經清楚說,長老就是監督,也就是說,長老的工作就是監督教會。" m/ s' F* `& k: K. g
, c- `% r% ~7 ]1 K' [ B6 l
|$ k3 b+ ` ?2 E
4 r$ z" P _) I7 S) I9 n4 h/ X 教會信徒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長老的地位是低於牧師,牧師的職份當然應受特別的尊重,因為他的職份是全時間的,又是教導的長老,又是治理的長老:但是若因此低估了治理長老的職份,這是相當危險的。
+ p/ p5 B' ]6 m! s
" J9 O4 D* a8 ]( f2 l. u/ d% L
0 v( ^( e" y; |! |7 u+ f
. w, R& p5 a. M& l1 s3 F 治理長老的工作與牧師的工作,往往是互相重疊的。治理的長老或許並不是將安慰心靈受創的信徒,和矯正犯錯信徒的責任全部交給了牧師,因為他本身也是位牧者,保羅勸勉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要他們照顧群羊,就明明說到教會信徒是羊,長老是牧者,所以一個治理的長老就是一位牧者。他也是位牧師,在同節聖經中,保羅也勸勉以弗所的長老,要「牧養」教會,保羅在這裏所說的,無疑是指著用上帝的話來餵養,只有上帝自己預備屬靈的糧食,才能夠餵養他的信徒,所以當牧師有事外出時,長老在公共崇拜時能頌讀講章,或勸勉會眾。+ p/ }8 I; f q( W
5 B7 e, q! p' L5 F8 |4 ?& ~2 P2 }
+ {: |) {- d7 w; z- I
5 E; P; t- C( u! d8 R' l0 U2 A 其實治理長老的職位高過教導的長老,他最嚴肅的責任之一就是監督牧師的生活與工作,如果牧師不能過一個有榜樣的生活,那麼教會治理的長老必要矯正他;如果牧師在工作上疏忽懈怠,長老就要驅策他;如果牧師的講道缺乏熱心,長老就得想法幫助他勝過這些弱點;如果牧師的講道,沒有根據聖經來講,那麼長老們必須予以糾正。
: F$ A2 w% _' c
: y# j( f+ E% w8 F. X; {* ^) K
/ V5 y5 i3 `- n% V
4 m% n8 f7 w" `& l 因此,治理長老的工作,不但是困難,也是艱钜的。長老另外一個重要的責任,是考核新加入的慕道朋友,懲戒犯錯的會友。8 S1 s3 X+ {- M$ N$ a
4 R+ d# R. z) V3 Y o5 v a
! y5 g& }, Z0 d0 j" H+ ]- e
, u! p5 T/ O# k7 v
當一個人表示他願意作教會會友時,教會的接納或拒絕,都責任重大,必須以謹慎戰兢的態度從事。有些人說的頭頭是道,敬虔非常,但內心卻是假冒為善;有的雖拙口笨舌,卻是上帝真正的兒女,若因窮於分辨而隨意的相信信徒所言,是極嚴重的事。一個慕道友要被納為會友,應當按著下列三點接受質詢:
# h! g6 Z/ B! r& {
6 n' X& E c2 K a M 2 Q2 I0 Y8 G7 u" d/ ]8 Q3 t
1 K; Y* {- k0 Q5 {% d! G- A5 y/ s- D 第一,長老必須知道慕道友是否具有教義的知識,因為此知識是得救信心的前題,例如一個人若不清楚耶穌基督是上帝,教會就不能接受他。
" P( e8 c: H3 o
7 {$ j6 n" W X+ z
( B- k0 g7 ~* p0 O, @0 P3 c
8 g# @ n2 F3 C5 l, |- @ 第二,長老需考察此慕道友是否有得救的信心,例如一個人若說他的得救是靠自己的品德與行為,那麼教會一定不能接納他。
" y4 G+ r3 }; A+ [' o7 G! ^0 z3 ? B! \) E' j
" p* P( R- s% {; l" ^/ _7 n5 T4 w& S/ S, s: B5 h" Z! B
第三,教會必須確定,慕道友的生活是否結果子。換言之,必須確定慕道友是否尊榮基督是救主,也是他的主宰,長老必須竭盡所能的瞭解他是否是位真基督徒。0 r7 I. a7 g! z
9 h2 J) A% C2 i* H: B2 j( a$ b$ O/ v( l
8 ?# P+ T% r0 y$ K3 I) e9 I( y( O& X0 _
% b. G& q" M4 M& z B. w( b# n 論到執行懲戒的責任,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長老在這件事上也不敢說是不會犯錯誤的,因此,許多長老在這方面忽略了應盡的責任,甚至引用稗子與麥子的比喻來安撫自己的良心。其實他們根本不明白此比喻的真意,這比喻的真意並非要勸阻長老不去執行懲戒,乃是警告他們在懲戒信徒方面不要太過度。# | }: b5 x2 o/ N+ x. J
# U. \8 l D4 T7 [ w2 @( G
8 y+ A v2 q2 d
0 y9 {) x& {" c/ O7 H 聖經特別教導,信徒在信仰與生活上有錯,必須受到懲戒,這是一件不討好的工作。一個會友受攻擊、被控告犯了罪,他是否就真犯了罪?如果真犯了罪,由誰來決定他犯罪的程度呢?誰又有資格去選擇懲戒犯罪者的適當方法呢?有時長老們採取除教一途,他們不僅將犯罪者從教會或宗派中趕除,而且還聲明他們不是屬上帝的兒女。長老採取這些行動,不能說沒有絲毫錯誤,除非他們像天主教一樣,相信教會是無謬的。每一次他們採取這些行動的時候,內心都感到十分傷痛。9 k4 M9 |- f& Z% f( k6 J
" q8 {# a1 s) R/ `0 c 6 D3 B, }6 v9 ?4 g Y
$ _) Y4 N6 c$ p3 d8 I
有人說長老既然對屬靈的事這樣忙碌,那麼他們當然沒有時間和精神來管理教會物質方面的事,為了這個理由,一些教會就委託董事會處理有關財政方面的事;或許為了同樣的理由,一些教會就請執事不但看顧貧困的,也管理教會的財政。後者是錯誤的,不要忘記,董事會處理財政是要向長老負責的。長老在教會中所擔當屬靈的與屬物質的事是不能分開的,當然,教會中的財務需用商業上的方法來處理,但是也必須用屬靈的方法來處理屬靈的事。所以在這一方面,聖經吩咐長老要監督教會,就是財政方面也要監督。難怪治理的長老要感概說:「這事誰能當得起呢?」(林後二16)。& V5 K; t% F6 `
% i c) w0 O, A% ~; r" I
" _* p# C( \& M! |
5 W. i: i: V, I H0 p5 ?. O/ n
8 [! e( l$ h* E; J v
3 B1 O5 c+ Z8 F
4 l0 ]9 | ^( b3 L6 J7 Q
4 ]( G3 s- H: `/ {0 @** 相關閱讀 : 教會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