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9|回复: 0

[今人字画] 人民大会堂里的56幅字画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7-1-1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人民大会堂里的56幅字画
/ x: K# s& t7 H! C5 k6 @& G
+ `2 S; V' T% T6 F作为建国十周年建成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大型集会召开的地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从设计、建筑到装潢,耗时不到一年的庞然大物,却是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7 r8 f; g2 y+ ?  k: P" `
* E* q( L5 e+ |6 K+ B  b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s/ i2 u  \' f0 e

. c& |5 O6 G, Y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厅、宴会厅、国家接待厅、金色大厅、各省代表厅等,都注重用大幅绘画作品进行装饰。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大会堂共收藏了1000多件作品,囊括了齐白石、傅抱石、关山月、潘天寿等著名画家的作品。* L* \6 o' l7 C7 r

3 m8 H; X- G. d  B% b9 F) ^" |6 h! C
齐白石《子孙万代》
" O0 o9 f0 W- {* \" R  y0 o# w) [; h' s2 U8 Y$ Y1 b

; r2 a7 F5 D5 J. X* \3 ^潘天寿《映日荷花别样红》. ]3 ?- v$ M9 Y/ u

4 U2 C+ H" }% S: ^# [) P
& z# }; F5 n& d  R3 F刘海粟《黄岳雄姿》
+ H* N; d) N. E1 E1 s- b; _$ i% Q+ |9 {7 m$ t4 r/ u. I

9 |+ O7 X& l( K, P) K8 _9 c) _% L( I刘海粟《黄山狮子林》; C" z7 M4 v- E. @
0 Z; O# ~2 L1 H/ Q1 W
人民大会堂珍藏的绘画作品3 F8 W2 C# A! g; e2 A4 @; D0 u  R
出镜率最高的画:侯德昌《幽燕金秋图》
  e2 V7 D6 k7 W: E( W" ~1 x# n( f, ]+ N- _1 M3 Q
《幽燕金秋图》9 I/ {9 K: [$ G2 r& ^$ T. G0 D
6 z4 I4 T! }& ?+ |* M% [+ h; {% K
1994年,中央决定对人民大会堂进行大修,东大厅包括在内。经过慎重考虑,有关部门选中了以画风雄强著称的著名书画家侯德昌主笔,携弟子耿安辉等创作。《幽燕金秋图》大致描绘的是由北戴河老龙头到居庸关一带的秋景。# g- ^9 `; Y- r- N! n' G

* `# k6 g1 X  U! {8 |侯德昌,河南辉县市孟庄镇南田庄人,1934年1月30日生。著名书画家,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任教。, L2 N  ^6 n  A
% N6 m- i- b- W% F% a. |
这幅巨幅国画气势磅礴,笔墨酣畅淋漓;山石奇绝跌宕;青松巍然林立;浑厚雄强、生动清新,一派大家气象,18年来一直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幽燕金秋图》几乎每晚都会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是央视出镜率最高的一幅山水画作品。% |+ w  j& A4 x
1 C# Y! T# f, b' j3 _5 }+ l
该作品长16米,宽3米,也是迄今为止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作品,堪称是一幅鸿篇巨制。
' E0 }  [" a8 Q/ [( w3 s5 `; [+ r# J/ O8 E( F% z6 C
《幽燕金秋图》局部5 I& M7 g& N. R/ g/ M& i' X

& {" m5 a/ ~: Z2 ~) P  F《幽燕金秋图》获得了巨大成功,人民大会堂又多次邀请侯德昌作画,迄今已有6幅作品挂在其中。
) ]6 t5 X3 l$ Z- g9 f- z+ I* \4 v. u) h% |
《松涛深处听泉声》: A1 \' U% Y% x% ], l" `9 k% D
" g2 O9 }0 `. J8 a0 C
除《幽燕金秋图》、《松涛深处听泉声》外,还有挂在常委厅的山水画《松瀑图》、东大厅的巨幅隶书《到韶山》、澳门厅的书法《九九归字图》和山水画《黄山卧龙松》。
* D% b1 C4 ?7 Q4 p4 P# A
, R% ]  J( y" `毛泽东唯一题字的画: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 m) w7 N2 w$ B# ?* F+ U
3 R% I( r3 ^' X* \5 l+ N《江山如此多娇》, }8 B( v: g% A5 r, [

; t4 [$ }- d: K; C, Y  F5 j1959年6月,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傅抱石在湖南长沙、韶山一带参观写生,7月上旬,他突然接到江苏省国画院要他速归的电报:“抱石同志,中央来电,请你火速进京。”
3 Q# V* y4 y- k9 [* x7 j+ [4 k7 D5 B4 b8 a, _' d
关山月与傅抱石共同创作《江山如此多娇》8 K9 X  C! _' P. N& f% S
3 a8 e) l! ^, r2 R
于是他中断了写生,匆匆赶到南京家里,才知道周恩来总理和陈毅等人点将,要他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一幅巨制迎接建国10周年,合作者是岭南派的关山月。而画幅之大在中国绘画史上也不多见,宽9米、高5.5米。: K$ {+ e& ^$ }% c3 K

: J) b! q+ ]. U# ~6 `) v7 A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送审稿本)1959年$ Y! P1 S8 V8 @5 \+ S) X

: @, K8 |% u' n: m* [; j1959年9月中旬,周总理来到人民大会堂现场作最后的审定。总理仔细地从各个角度观察了大画,在赞扬的前提下提出了意见:画幅挂在人民大会堂还是略显小了些,此外太阳也要加倍放大,并要用最好的朱砂上色,才能永葆光辉。+ Z  @- S5 \% m2 Z3 _3 K# z- b
4 {0 i1 h2 F7 b- N1 Q) x  _
两位画家在听取了总理的意见后,立即动手修改,将画幅扩大到宽9米、高6.5米,画中的太阳也加大了一倍。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直到9月下旬,才算基本完成了这幅巨作。& Q% x* f9 |+ H0 C

2 k2 S  ?8 H2 q9 B2 o+ y5 o“大画家”与“小铁匠”的合作:王石岑、储炎庆 铁画《迎客松》
# ]; H0 s. k; c* F' d  J; }0 K4 D3 i0 F/ S
巧合的是,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内,也有一棵“迎客松”,却是一幅铁画。这幅铁画是一次大画家和小铁匠的结合,由安徽省著名新安派画家王石岑与民间铁画艺人储炎庆共同完成。# @/ B) Q0 H7 z, M) G' G

8 v1 Y, P( M7 N. t- B王石岑(左)储炎庆(右)
0 g, {- ]* T6 m- E: q; O1 m& q% ~4 C. A
当时,王石岑脚穿纱袜,站在拼凑起来的竖2.5米、横4.5米的巨幅宣纸上面,奋笔纵横,几易其稿。当画稿终于完成时,储炎庆带着他的八大艺徒和几十个工人,将制作车间搬到合肥模型厂,按照画稿潜心进行锻制。& T8 R6 g  `& y' T4 P. Z* w, E/ a3 X

& N8 U; w7 I4 Q4 h" \铁画《迎客松》的枝干到主干的组接奇巧无比,重重叠叠。枝干上一圈一圈的鳞皮,有凸有凹,有明有暗,正是各种形状的锤痕所显示出来的效果。而它的每一节小树枝,由60到80枚松针为一组锻接而成。
* g$ d3 N) y1 l0 i0 ~  f8 @" ~6 f& Z# Z6 V/ t
当年,没有电焊机,全部是通过手工,一根一根锻打出来,然后加工成松花、松枝,耗费的工时不计其数,真可谓千锤百炼。在连接主枝干的时候,工人将刚刚从炉里烧红的枝干趁热合成在一起,持续的时间只有几秒钟,需要多人配合,步调一致。' g2 V; p/ z6 P" ^/ o6 h. L0 S7 G

/ o( B3 s) \/ b. W+ t最终一幅由200公斤熟铁,用最原始、最耗时、最耗工的锻钢技术锻造而成的巨作终于完成。《迎客松》制作完成后,被送到了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不久,周恩来总理到安徽厅观赏,大为赞赏:“这幅铁画做得太好了!铁打的迎客松,象征我们祖国的万古长青,再说我们中国人好客,迎客松的寓意很好。它既有政治气派,又有艺术魅力,是美与力的最佳结合。”
6 s0 [# {& u9 d6 x/ V
$ S* H+ m% p- ^周恩来等人在大型铁画《迎客松》前留影# `' ?% i; }- h. m2 ^  c

9 d$ L3 L9 q8 U, _# |* z就这样,周恩来一眼看中了这幅《迎客松》,并指示工作人员将其重新安置于接待厅,让它作为中国人民友好、好客的象征,广迎五洲宾客,广结四海朋友。  i* O- O4 I5 k( I2 s
0 A; s5 }- S, ]1 Y
储炎庆与他的女儿储金霞
; \; Z! t1 q2 ]: w5 l& z  |. s5 k8 ?) y0 x. U  y$ l
后来,这幅铁画由于年代久远,有一些断裂和变形。大会堂管理处特意请来储炎庆的女儿、也是他的传人储金霞,巧手修复这幅“迎客松”,重现了昔日光彩。& q+ F7 a- E- H5 [2 c+ d2 b0 C
, j! q& ~5 t) m/ i
第一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油画:陈可之《三峡晨曲》
* h% j/ _& ]" k# v, l0 h
0 M1 B  q6 F5 h1997年,人民大会堂开辟重庆厅,以画三峡题材出名的陈可之被选中为重庆厅作画。其创作颇有些记录现实、怀古抚今的味道。陈可之用了一个多月创作《三峡晨曲》,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由于不能折叠,重庆后来找了一辆加长的车,才把这幅长5.7米,宽1.5米的《三峡晨曲》不卷不折地运到了北京,它成为了第一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油画。. M3 _; t7 q9 E
# Y8 Y( B: N* X# J5 A
八张画拼接而成的巨幅国画:崔如琢《荷风盛世》$ y0 e' G# A) ?

8 c3 t. B% z/ W7 I8 [3 m4 e《太璞如琢—崔如琢艺术故宫大展》嘉宾于人民大会堂悬挂崔如琢作品《荷风盛世》前合影6 |0 Q8 l' q5 n) C) T3 f

2 J) G" W4 g5 W2011年6月,自幼习书画,曾拜李苦禅门下的崔如琢接到人民大会堂的邀请,要他为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创作一幅国画。
/ W0 {5 N6 ]" K8 R! ]- L# y( I画什么是个问题,背面傅抱石和关山月的作品是一幅山水,按照中国画的题材,花鸟当然是首选。于是崔如琢提出画荷,他说,“荷”,象征“和”,有“和谐”之意。荷叶的风,谐音“逢”,意味“和谐逢盛世”。+ ]: j- Q3 M3 }0 M" Z8 E1 W2 e, Y
完成整体创作,崔如琢用了8天。最终,这张巨幅国画被命名为《荷风盛世》。2012年初,在盛大的仪式后,《荷风盛世》被正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上。由八张画拼接而成,画心长18米、宽2.8米,装裱完成之后,长20米,宽度到达3米多,画面总面积比其背面墙壁上的《江山如此多娇》要大三分之一。
3 R" r$ m; R  E2 z8 T9 P
* U; ~9 G7 |, ?首幅描绘北京风光的画作:邱汉桥《金秋无际》; u4 d: F! U" k+ A
, I7 P0 y0 y6 j  m$ b- g1 o! |7 g
2006年,邱汉桥创作的以香山红叶为题材的巨幅山水画《金秋无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成为首幅人民大会堂收藏的描绘北京风光的画作。
6 J$ p# F/ F; X  Y7 ^+ B3 {- r8 L& v( H/ F1 l+ O3 ?) S& S2 T  ?$ B
当代“中国松王”之作:刘晖《迎客松》
  r! ?* G/ ?5 ^# G2 o. G4 k5 j9 ~/ r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首绝当推奇松。刘晖乃黄山人,生于斯,长于斯,从小放牧村前屋后的松林间,所以对黄山松情有独钟。他画的松堪称一绝,人民大会堂正门巨幅国画《迎客松》就是其代表作。
# i, O% F) d/ ~4 G& F4 @; C; N5 q6 p0 t6 t0 ^
当代中国画大师黄胄赞:“从古代到现代,还没有一个画家像刘晖这样对松树作了这样深的研究。”为了寻觅那些常人难见的奇松,履艰历险,足迹遍及黄山的角角落落,还曾一不小心从悬崖跌落下去过。2 Y# ~. q2 M0 `6 o

6 _8 j, t5 H: Z; S# E% m1984年,方毅副总理访日,将刘晖作品作为国礼赠给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 q4 W; H2 h7 O+ K伫立在这幅画面前,云涛中的古松仿佛让人感觉到强烈的生命呼唤。在人民大会堂宽阔的大厅中,仿佛看到顶天立地的巨人,不得不让人进行深刻的哲理思考。
0 k" L4 S. q% b* \0 G0 Y" a7 Q* b; h9 N' ~
人民大会堂珍藏的其他绘画作品2 H9 ?  u% f* C

4 B; Q( t- r" ~黄廷海《江山永固水长流》
9 ~& r. Y" C, N3 R7 o, V+ N7 q- s0 O6 ^
- q* y, h* k  y6 D黄廷海先生是从南京走向全国的山水画大家,他独创的新江南山水画和深厚的学术理论著作,使他成为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之一,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黄廷海创作《江山永固水长流》" j" n. ~+ C) e- a) e$ h; x; y

+ s5 G: x1 I  u4 Q- ]7 a! \2012年党的十八大时,黄廷海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山水画《江山永固水长流》,这是继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以后,江苏山水画家奉献给人民大会堂的又一幅经典之作。
+ q. Z1 S6 A4 o+ C8 Z% w, a8 `
; T3 x1 N) S7 V* M2 n5 R刘国辰《硕果累累》( H3 S7 |6 ^8 ?' W2 G6 ^5 `) N/ A0 T

+ R2 W$ `) i$ A" A河南66岁的退休工人刘国辰创作的国画作品《果实累累》于2007年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8 ~$ i/ Q7 Y3 `' C& E7 \7 H+ R& Y/ {
唐嵒《报春图》. G$ U, j7 x6 ?+ R$ }5 f

3 l- c: L0 s& Q' Q9 _; D% l来自江苏的画家唐嵒的国画作品《报春图》于2009年5月也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素材来源于他喜爱的梅花,而民间则因他多画梅,给他起了“东方一枝梅”的雅号。
! p, l( `- e0 Y" j6 o7 J" V9 u
  ^- c& F0 d7 [5 A5 ]( \* W  b- b5 I陈清泉《气壮山河》5 S8 R2 E9 k# P" p& R/ M- D

0 @3 c& D& n! R" g0 F3 b2011年的春天刚刚来临,中国书画院山水画艺委会主任、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画家陈清泉先生的巨幅国画《气壮山河》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6 m8 b/ R2 G  n

' v2 Z$ n( U+ g/ h! I+ o王成喜《报春图》
2 U' H5 E* m  [: z' j- r
" `* ^0 D( r8 x1 r9 R8 ~作者王成喜(1940—),中国著名国画艺术家,生于河南省尉氏县。画作为1988年为人民大会堂所作,画面长8.5米×高3.2米。用红梅表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生机勃勃的景象,讴歌各族人民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 ]$ f  \8 l# k. a

8 U! I. V. S, T: c7 ^+ a1 m王天胜《鹤翔昌瑞》
4 q; r3 I  n+ ?% p5 M4 Q) J) `5 F3 Q8 P
/ ~3 D  @7 b, t3 \作者王天胜,1946年12月生,祖籍山东省文登。2009年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工笔画《鹤翔昌瑞》。- I# S  p$ t& Q/ l  D) V

6 r3 O# n) ?1 ?+ I5 w卢志学《山高水长》1 w+ |7 d  o' @+ c% D. Z
/ }# h3 S0 S# p, J% f6 i0 [
作者卢志学,1941年生于吉林省扶余县,祖籍山东。《山高水长》长6米,宽3.5米,创作历时近4个月,既显现了关东山水的浑厚大气,又纵情呕歌了祖国山河的雄阔壮美。
, J* W3 g5 v! Y  R! [/ O/ k& K, w  @2 A# W- K' k" d- v
苏百钧《孔雀凤凰花木图》
( L3 z& w  K# a- f
4 J0 E. A' O5 a$ x作者苏百钧,1951年8月生于广东广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2009年,受邀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绘制5.45米×3.02米的巨制《孔雀凤凰花木图》。: u: x$ Z, n5 m8 y' x- T" D

% Z- }1 m! Z6 E- h; X于志学《北国风光》! g: M+ d; }) L
' f2 F7 W8 v4 N- [, }
作者于志学,1935年生于黑龙江肇东市,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作品质朴、粗犷、沉雄,力显关东山水的阳刚之美,作于2009年。
# o) R6 u6 x4 D
' S8 I7 I( X9 I& A  ]: P; q陈奕纯《国色天香》
1 h6 \. f/ G# f: G0 ~2 W
9 Z: }) G7 N2 V  C: E$ |5 ?2 W8 b作者陈奕纯,1964年2月生于广东,现任中国书画院院长,中央中国画院院长。这一画幅巨大的作品,把雍容华贵表现得淋漓尽致。( L# P0 O& M8 V: |: M

# e5 K/ t' V* c  ]& A8 S伍启中《小鸟天堂》
; }9 F. K" U8 c7 {, a2 g2 y
; J' f& _$ m  e( I+ C# o: E伍启中,广东新会人,现为广东画院副院长。其画作《小鸟天堂》长3.1米,宽2.1米,于2005年1月26日被人民大会堂收藏。4 j6 A) B, ]$ U- ~8 T' [
7 }( _; W4 A; W3 i" G
周秀廷《松鸽颂》2 j' }- `; Y8 a- ]7 a
9 y/ k0 ~/ H' e" R
《松鸽颂》屏风,1960年周秀廷所作。周秀廷,1928.9-2007.9,福建莆田人,著名画家。2 t/ ~' c( Y* J$ G: p/ u% ~
) O; M5 o. Y! j
刘斯奋《万岳朝宗》' a5 P: x8 N" T

) X6 Y8 t" L+ O汤力《花动一山春色》( s' P8 Y+ t/ ?2 \5 @/ d0 t
) F% F2 K+ R3 o  ~3 R) _% @
徐仁龙《万里长城》# K0 v: {" }! a. o7 k* A  Q0 X/ X* v& C
" Q  a* c8 L$ ^1 q9 V* [
张石园《元江清秋》( I' X$ {3 T# n% I0 n0 E9 k

: t/ F' C6 T8 T% C* n" _- n! g; W! A. \谢瑞阶《大河上下·浩浩长春》: s1 {5 q9 w3 l  Z7 O3 E

3 V. a/ q* O% [) D; F- j: B' |马晋《孔雀松树》. ~/ V! p% \) R  B& L: ]

; j$ j  K" _8 z: [& \/ G1 D8 z& {王个簃《葡萄紫薇》! E/ ?% c. q! C' Q* ^5 t# b

2 N7 e' E0 B- \' {8 ~( B% j" V6 u惠钧《一路菜花不断开》" N/ f1 L* {! ?( w. I9 y

1 `5 p4 c. @# T: t8 N5 D徐聪佑《梅花寿带鸟》
( s& C% g6 j- @& K# @3 S, c1 N- a& _3 M$ Y& k$ Y) @0 b
许钦松《南粤春晓》* e" ?7 }% O7 r. Y% g6 I) `
" b" g4 P3 V; D9 q4 X3 u9 ^
伍启中《小鸟天堂》
4 Q# W* k. m: H; X. P( p$ T2 v) d: j- x, j4 b1 g, H( `2 s( ]5 a" h; ?
刘宇一《伟业千秋》
) x2 z8 c0 `& t9 L+ f; g+ e% W6 I( q7 d! u) S6 a; x3 Q$ e
陆贤能《三晋揽胜》
3 y6 h* D2 }8 E9 O$ x4 ]+ v$ r' _5 ^8 N. a
王天一《雄鹰》
; Y% k2 k' {2 U9 K8 _- a! G& ]8 [
6 J! j/ A% T, v7 T人民大会堂珍藏的书法作品
& }: c5 K6 n, U' X* o除国画外,书法也是人民大会堂悬挂最多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悬挂在金色大厅的《中华颂》,其作者是启功的弟子——张志和。/ `8 Y9 g; P( h- A4 D; I
书法与铁术的完美统一:张志和、储金霞《中华颂》2 R! G& Z: g0 \- d( `. H% T

9 t2 y! y6 q' g& r: y- {张志和和启功
2 v6 w7 e$ t1 o8 q$ w  s$ O* g8 `& H6 \0 v5 u, k! D1 @! `
张志和与《中华颂》
2 B3 r% f# N' y; A9 Z
8 {- Z0 F8 H; l5 S: {/ d这幅长达18米、高3.72米的巨幅铁艺书法作品《中华颂》,由国家行政学院张志和教授用榜书大字书写,国家行政学院魏礼群院长审定后,再安徽芜湖铁艺大师储金霞女士携弟子将其锻造成铁艺书法,是书法艺术与锻铁艺术的完美统一。
9 @" V+ j) j/ t/ G1 T% N+ X, x" R% E8 ^" I
这幅巨作镶嵌于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中央金色大厅内,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中华颂》此幅书法巨作长18米、高3.72米,每字径尺,书艺焕彩、顽铁生辉,规模空前,堪称绝品。
9 e* ~7 ^4 m, }  m5 m$ }" _1 c$ s$ B8 d' ?" S" g
张志和《中华颂》《中华颂》内容:
) [  [# [2 j5 N9 a9 T9 W& F
) L6 @1 f+ _. T0 t& ^壮哉中华,雄踞东方。五岳峥嵘,柱立禹甸,携群峰叠苍耸翠;四渎浩荡,横贯九州,纳百川东流入海。丽象美景,展画卷层层无尽;沃野桑田,育斯民生生不息。韶山杜鹃,渠江清流,仰胜迹胸怀激荡;楼宇参差,殿阁巍峨,焕人文举世称奇。放眼望,巨坝出高峡,长桥卧清波;旧时穷乡矗广厦,昔日僻壤接康庄。车水马龙,穿梭于神州大地;箭飞船发,遨游乎玉宇苍穹。更有菽禾飘香,花木争艳,山河处处披锦绣;恰值政通人和,笙歌满衢,人民声声唱和谐。
. U! j# v7 [8 t& T) \
7 L4 E+ u" G/ Y& s5 H华夏血脉,源远流长。燧人取火,人猿自此揖别;神农播谷,文明于兹肇始。尧立典章,克明俊德;汤武革命,讲信修睦。春秋百家争鸣,战国雄才辈出。自秦一统,以迄后世,虽有干戈玉帛、兴衰治乱,终归民族融和、骨肉一家。: X3 f% {5 M0 S' i) i
2 L! w0 Z: N4 D- N
人文焕彩,光耀千秋。考学术,则尼父仁义,老子道德,墨卿兼爱,商君法治,古来圣贤先哲,皆志在天下,心忧黎元。论制度,则禹分九州、周成礼乐,旨在四海混一;秦设郡县,唐开科举,实为理政图治。言军旅,则孙武韬略,张良筹策,韩信将兵,诸葛用智,一皆以攻心为上,所求唯不战而胜。称科技,则四大发明,世界领先。更兼张衡制仪,杜康酿酒,冲之推历,道婆纺纱,献智慧之结晶,惠人间以福祉。谈文艺,则屈子骚,司马史,光照日月;韩柳文,李杜诗,誉满人间。羲之书,摩诘画,名传后世。伯牙琴,公孙舞,有口皆碑。道医术,则黄帝经,扁鹊针,仲景论,时珍药。历代无数名医,洵为治病救人。至若张骞往西域,堪称通交壮举;郑和下西洋,实乃和平使命。
( ^7 }0 _' p0 R" Q. s# L
8 c9 G& s5 D5 Z3 x笔墨所列,略举大端。百代风流,何可尽述?
: @1 Z! V  c, ?' P* T# X! B% U
% c" q6 ^7 l5 C/ d+ t; k迨乎近世,列强入侵。金瓯残缺,大地陆沉。赖无数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救亡图存,重整山河。丰功伟业,彪炳千秋。
  {4 _/ k/ L) s3 y+ l
% U' u" A6 K( P; R6 h+ i2 s  T今日中华,欣逢盛世。开放、改革、创新,致力科学发展;继承、弘扬、借鉴,构建和谐世界。且看我华夏儿女,放眼未来,大展宏图,和衷共济,共襄盛举,定实现民族之伟大复兴!3 m  [' p+ m4 q3 X2 X

' D6 B! A9 f+ ?3 Z+ A) n; o除此之外,还有东大厅的巨幅隶书《到韶山》以及澳门厅的书法《九九归字图》等等。
$ V$ q7 l" D& q/ `- H* r+ s/ U6 J8 c' f) e; _4 Q
苗培红《赤壁怀古》
( r5 c" J% q2 X9 u. L" C
4 E7 Z1 \% ?. L2 P8 G6 i苗培红,山东邹平县人,1949年生,北京卫戍区干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4 H  p; q3 M1 P" r. l: G5 }* f. h$ Q; u7 V* z1 i
张瑞龄《岳阳楼记》( X4 b, `, r; }4 A. c) v  N, N* w

3 R" Z1 e, _/ i3 e2 ~5 k作者张瑞龄,1936年出生于河北唐山市,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多次作为珍品赠送外国元首和政要。
/ J9 X3 _, P5 M. W+ N7 y4 r; a% [3 w& A; @! s4 Q
人民大会堂内部的“软装潢”,无论是大师书画、珍贵文物,还是精美的工艺品,都有着深刻而美好的寓意,都代表了国家之“最”,是中国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9 R6 _: k3 Y) Y, `" M5 \4 c9 R% n9 B3 N$ Y+ t. @! _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ZLZadhKlFCgH3AUk#rd
! f& O) d! p# A6 O0 k" j" o; E, Q;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3 17:39 , Processed in 0.15446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